笔趣阁 >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 第三百三十一章 学习

第三百三十一章 学习

    “郑厂长啊,“村支书老刘感慨地说,“咱们村现在真是变了样。以前年轻人都往外跑,现在外村的年轻人都想往咱们这里来。“

    “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郑昊谦虚地说。

    “主要还是你有本事,有眼光。“老刘夸奖道。

    确实,西尧村现在和几年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村里修了水泥路,装了路灯,建了卫生所。村民们的房子也越盖越好,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而这一切的变化,都源于西尧重工的发展。

    春天来了,西尧村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厂里更加忙碌,拖拉机和汽车的订单都排得满满的。郑昊每天都很忙,但心情很好。

    这天傍晚,他正在车间检查生产情况,赵晓兰突然出现在门口。

    “昊哥,忙吗?“她轻声问。

    “不忙,刚要下班呢。“郑昊放下手中的工作,“你怎么来了?“

    “培训班今天结业,想和你说一下情况。“

    两人走出车间,在厂区里慢慢走着。

    “第一期培训很成功,“赵晓兰汇报,“二十个学员都掌握了基本的农机操作技能。“

    “那就好。他们都回村里了?“

    “大部分回去了,有五个想留在厂里工作。“

    “可以啊,咱们正好需要熟练工人。“郑昊点头。

    两人聊着培训的事,不知不觉走到了村头的小河边。

    “昊哥,“赵晓兰忽然停下脚步,“我有话想和你说。“

    “什么话?“郑昊转过身看着她。

    “我...我想调回村小学。“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调回村小学?为什么?“郑昊有些意外。

    “县一中确实条件好,但我总觉得不如村里有意思。“赵晓兰说,“而且培训基地的事情需要人管理,我在这里能帮上忙。“

    郑昊看着她,心中涌起一阵暖流。她说的这些理由都很充分,但他知道,真正的原因可能是想离他近一些。

    “你确定吗?从县一中调回村小学,这在别人看来是倒退。“

    “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赵晓兰坚定地说,“我觉得在这里更有价值。“

    “那...那太好了。“郑昊的声音有些颤抖,“有你在这里,我工作起来更安心。“

    “真的?“赵晓兰的脸红了。

    “真的。“郑昊认真地说,“这些年来,你对我的帮助太大了。不光是工作上,精神上的支持更重要。“

    两人静静地看着对方,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殊的气氛。

    “昊哥,“赵晓兰轻声说,“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如果没有认识你,我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

    “会是什么样子?“

    “可能就是普通的老师,普通的生活。“她说,“但是认识了你,我觉得生活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听到这话,郑昊的心跳加快了。她这是在暗示什么吗?

    “晓兰,我...“他想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你什么?“赵晓兰看着他,眼中有期待。

    “我...我也觉得认识你是我最大的幸运。“郑昊终于说出了心里话,“这些年来,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想到你,就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昊哥...“赵晓兰的眼中闪着泪光。

    “晓兰,我知道我现在还不够成功,事业还在起步阶段,但是...“郑昊深吸一口气,“但是我想告诉你,你在我心中很重要,非常重要。“

    虽然没有明说,但这已经是很明白的表白了。

    赵晓兰低下头,脸红得像晚霞。

    “我...我也...“她的声音很小,几乎听不见。

    “你也什么?“郑昊轻声问。

    “我也觉得你很重要。“她终于说出了心里话,“从很早以前就觉得你很特别,和别人不一样。“

    两人就这样站在河边,虽然没有拥抱,没有接吻,但彼此的心意都明白了。

    “那...那我们...“郑昊不知道该怎么继续。

    “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吧,“赵晓兰说,“慢慢来,不着急。“

    “好,不着急。“郑昊点头,心中却很高兴。

    虽然没有确立什么关系,但两人的心意已经明了。这种朦胧的状态,其实也很美好。

    回到村里的时候,夕阳西下,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昊哥,我先回去了。“赵晓兰说。

    “好,明天见。“

    “明天见。“

    看着她离去的背影,郑昊心中满是温柔。有了她的陪伴和支持,未来的路不管多么艰难,他都有信心走下去。

    第二天,赵晓兰正式提出调回村小学的申请。县教育局的领导很不理解。

    “小赵,你在县一中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调回村里?“

    “我觉得村里更需要我。“赵晓兰诚恳地说,“而且我想为农村教育多做一些贡献。“

    虽然不理解,但领导还是同意了她的申请。

    “既然你坚持,那就办调动手续吧。不过你要想清楚,这个决定可能会影响你的前途。“

    “我想清楚了。“赵晓兰坚定地说。

    消息传到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晓兰真的要调回来?“

    “县一中那么好的地方,她舍得离开?“

    “肯定是因为昊子。“

    “这两个人看来是有戏了。“

    村民们议论纷纷,但都为这个消息高兴。赵晓兰人品好,学问高,和郑昊确实很般配。

    郑家人也很高兴。

    “晓兰要调回来了?“李秀花高兴地说,“那太好了,以后就能经常见面了。“

    “妈,您别瞎想。“郑昊有些不好意思。

    “瞎想什么?我看你们两个就是天生的一对。“李秀花笑道,“晓兰这姑娘知书达理,又善良能干,你要是不珍惜就是傻子。“

    “我知道。“郑昊点头。

    确实,赵晓兰是个好姑娘。不光是人品好,更重要的是她理解和支持自己的事业。有这样的女子陪伴,是他最大的幸福。

    一个星期后,赵晓兰正式调回村小学。虽然工资少了,条件差了,但她心情很好。

    “以后咱们就能经常见面了。“她对郑昊说。

    “是啊,以后有什么事都能商量了。“郑昊也很高兴。

    虽然两人都没有明说,但大家都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不一样了。

    这种微妙的变化,让整个西尧村都充满了温馨的气氛。

    春天来了,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