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 第九十章 我只会炒楼!

第九十章 我只会炒楼!

    第九十章我只会炒楼!(第1/2页)

    一个又一个尖锐的问题砸了过来。王磊身后的几个年轻干事,脸色煞白,下意识地就想上前阻拦。

    王磊却摆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

    他没有躲闪,也没有生气。王磊只是不耐烦地皱了皱眉,好像一群苍蝇打扰了他喝酒。

    他一把抓起桌上那一大杯金黄色的啤酒,对着那群记者,豪气地举了起来。

    在所有镜头的注视下,王磊仰头“咕咚咕咚”灌了一大口,然后用手背抹了抹嘴上的泡沫。

    他打了个响亮的啤酒嗝,这才斜着眼睛,看向那个问得最凶的记者,用他那带着浓重粤语口音的蹩脚英语,扯着嗓子大吼道:

    “军方?开什么玩笑!”

    “你看看我!”他用那只空着的手,指了指自己脖子上的大金链子,又指了指手腕上的钻表。

    “我连枪都不会开!我只懂这个!”

    王磊伸出两个手指,做了一个全世界都通用的,数钱的动作。

    “炒楼!懂不懂啊?香港的楼盘!我告诉你们,现在买进,年底至少赚百分之三十!”

    “你们谁想买房?找我啊!我给你们打折!”

    王磊的咆哮声夹着啤酒味,在喧闹的帐篷里传开。

    那群记者全都僵在原地。

    他们手里的相机还举着,话筒还伸着,但脸上的表情都像是看到了鬼。

    现场的乐队似乎也受了影响,欢快的巴伐利亚民歌,声音小了下去。

    整个帐篷里,出现了一种很奇怪的安静。

    无数道目光都聚焦在王磊那张因为酒精而涨红的脸上。

    一个《明镜周刊》的记者好像第一个反应过来。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忽略了王磊那身金光闪闪的衣服,用严肃的口气再次提问。

    “王先生,请您正面回答问题!我们得到的消息是,莱卡的光学技术,涉及高精度的军事用途。您收购它的目的,真的像您说的那么简单吗?”

    这个问题一出,周围的记者也立刻反应过来,又一次把话筒对准了王磊。

    闪光灯重新亮起,气氛又紧张了起来。

    王磊眯着眼,好像在努力看清是谁在提问。他打了个酒嗝,然后一脸茫然地反问道。

    “什么军事技术?”

    他的表情不像是装的,是真的不懂。

    “我买它,就是看中它的牌子够老,够响亮!Leica!德国货!懂不懂?”

    王磊用那只戴着钻表的手,在空中比画了一个方框,模仿拍照的样子,大着舌头说:“以后我跟朋友出去玩,人家拿佳能,拿尼康,我‘啪’的一下,掏出一个莱卡!我跟他们说,看见没,这玩意儿,我买下了!这叫什么?这叫面子!”

    “面子!Face!你们德国人,可能不懂我们香港人的逻辑!”

    王磊似乎讲到了兴头上,他甚至不管不顾地一把搂住旁边那个《明镜周刊》记者的肩膀,巨大的力道让那个记者差点没站稳。

    “我跟你说,老兄!”王磊的唾沫星子都快喷到对方脸上了,“做生意,就跟我们炒楼一样!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么?地段!地段!还是他妈的地段!”

    “莱卡,就是光学这个行业里的黄金地段!一百多年的老字号!买下来,放着,它就能升值!这笔账,你们会不会算啊?”

    这番话通过现场直播的镜头,传遍了整个德国。

    在场的记者们彻底没话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九十章我只会炒楼!(第2/2页)

    他们本以为会挖出一个深藏不露的间谍,没想到,刨了半天,刨出来一个如此纯粹的蠢货。

    一个脑子里除了钱、面子和地段,再也装不下任何东西的香港土包子。

    王磊的表演还在继续。

    他松开那个快要窒息的记者,脸上忽然露出一阵懊悔,好像想起了什么伤心事。

    “唉,说起投资,我跟你们讲,也不是稳赚的。”他端起酒杯,又灌了一大口,神情落寞地说,“九零年的时候,我听一个日本朋友说,东京的楼市不得了,闭着眼睛买都能赚。我信了,一冲动,五百万美金就砸进去了!”

    王磊伸出五根粗壮的手指,在镜头前晃了晃,脸上满是肉痛的表情。

    “结果呢?‘啪’一下,泡沫破了!五百万,水花都没见一个!我跟你们说,投资,千万不能听别人瞎忽悠!要自己看准地段!”

    这场采访已经彻底失控了。

    记者们面面相觑,他们甚至不知道下一个问题该问什么。

    问他导弹导引头?他可能会跟你聊聊东京银座的地价。

    问他侦察卫星?他可能会向你哭诉他当年炒楼亏掉的那五百万。

    ……

    电视机前。

    柏林,一个普通家庭里。

    正在看新闻的男主人,看着电视里那个抱着一升啤酒杯,满嘴跑火车的香港“土豪”,再也忍不住,“噗”的一声,将嘴里的咖啡喷了出来。

    他的妻子一边手忙脚乱地擦着桌子,一边看着电视,笑得直不起腰。

    “天呐,汉斯,你确定这个人,是报纸上说的那个危险的间谍?”

    被叫做汉斯的男人,指着电视屏幕,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间谍?如果德国的间谍是这个样子,那我们早就完蛋了!让这样一个人去搞情报,这简直是在侮辱我们联邦情报局的智商!”

    同样的场景,在德国无数家庭和酒吧里上演。

    人们看着电视里那个一会儿吹嘘自己有钱,一会儿又懊悔自己亏钱的王磊,就像在看一出喜剧。

    之前被《图片报》煽动起来的紧张气氛,此刻已经没了。

    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嘲笑。

    人们开始觉得,相信这篇报道的自己,可能比电视里那个香港人还要蠢。

    慕尼黑,啤酒节现场。

    记者们已经散去。他们没能拿到任何想要的猛料,反而拍下了一堆可以参加“年度搞笑新闻奖”的素材。

    王磊则彻底成了这个帐篷里的明星。

    他被一群同样喝得醉醺醺的德国壮汉围在中间,勾肩搭背,用谁也听不懂的语言,高唱着跑调的歌曲。

    他那根扎眼的金链子和钻表,此刻非但不奇怪,反而和周围欢乐的气氛完美融为了一体。

    没有人再把他当成什么威胁。

    他只是一个远道而来的,有点钱,有点傻,但很对脾气的酒肉朋友。

    ……

    距离啤酒节几公里外的一家咖啡馆里。

    临街的窗边,老K和陆扬正安静地坐着。

    他们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一台小小的便携电视,屏幕上,正定格在王磊举着酒杯,满脸通红地和一群德国人狂欢的画面。

    电视的背景音里,是德国新闻主持人用一种哭笑不得的语气,对这场“采访”做出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