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忽悠朱标造反,老朱乐麻了 > 第172章 三大营现世!!!

第172章 三大营现世!!!

    第172章三大营现世!!!(第1/2页)

    此话一出!

    满殿的的文武百官,心神剧震,惶惶不安。

    今日这朝堂,比任何一场血腥的屠杀,都更让他们感到胆寒。

    陛下的手段,恩威并施,深不可测!

    而那把名为“国法”的屠刀,经此一事,已然高悬于每一个人的头顶之上!

    恰逢此时。

    太子朱标突然稳步出列,手持玉笏,声音清朗而沉稳地打破了现场的氛围:

    “父皇,儿臣有本奏。”

    “新都北平营造一事,历时数载,如今所需巨木、石料、工匠皆已齐备,国库与东宫财用亦因新政与国债之利,颇为充盈。”

    “儿臣以为,迁都大计,时机已至,当尽早提上日程,以定国本,以慑北疆!”

    此言一出,如同在尚未平静的湖面又投下一块巨石!

    朱标话音甫落。

    文官队列中,几名须发皆白,以保守持重著称的淮西老臣便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

    他们多是跟随朱元璋起家的老人。

    虽无兵权,但在朝中资历深厚,门生故旧遍布。

    “陛下!太子殿下!”

    一位老臣颤巍巍地拱手,脸上写满了忧虑,“迁都之事,关乎国运,岂可轻言?”

    “北平地处北疆,苦寒之地,且直面草原鞑虏兵锋!”

    “将国都立于如此险地,无异于将社稷宗庙置于炉火之上啊!”

    “一旦有失,则天下震动,江山危矣!”

    “还请陛下与殿下三思啊!”

    “是啊陛下!”

    另一人接口道,语气激动,“金陵虎踞龙盘,有长江天堑,乃王气所钟!”

    “何必弃此万年基业,而就那塞北风沙之地?”

    “若只为震慑北元,遣一大将,屯以重兵即可,何须天子亲自犯险?”

    “此非万全之策!”

    几位老臣你一言我一语,引经据典,无非是老生常谈。

    强调北疆危险,迁都劳民伤财,且风险巨大。

    朝堂之上。

    不少官员也纷纷点头,显然对此抱有疑虑。

    龙椅之上,朱元璋面无表情地听着,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击,看不出喜怒。

    他深知这些老臣的心思。

    一部分是出于真正的担忧。

    另一部分,则是习惯了南方的安逸,不愿北迁。

    甚至可能,暗中与某些利益集团有所勾连!

    就在劝谏之声渐起,似乎又要形成一股阻力之时。

    朱标却并未像往常那样耐心解释或退让。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电,扫过那几位喋喋不休的老臣,原本温和的脸上瞬间笼罩上一层不容置疑的威严和霸气!

    “诸位大人!”

    朱标的声音陡然提高,清越而有力,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尔等所虑,无非是北疆蛮族之患,担忧国都安危!”

    他踏前一步,储君气度勃发,字字铿锵:“然,若我大明拥有一支无敌之师,装备远超蛮族的犀利火器,足以摧城拔寨,横扫草原!”

    “敢问诸位,这北疆之患,还是不是无法逾越的天堑?!”

    “这迁都之险,还是不是动摇国本的危局?!”

    不等那些老臣反驳,朱标目光转向御座,躬身道:“父皇!”

    “儿臣受命组建新军三大营,不敢有丝毫懈怠。”

    “如今,三大营已初具规模,兵员齐整,操练纯熟!”

    “尤其所配备之火炮、火铳等物,更是经过反复改良,其威能……远超现今军中任何制式火器!”

    “若诸位大人,对此仍不放心,对我大明强军仍无信心……”

    “那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何不亲眼看一看,孤这三大营,究竟是何等风采?!”

    “看过之后,再议迁都之事不迟!”

    这番话,如同惊雷,炸响在朝堂之上!

    所有人都被朱标这突如其来的强硬和自信震住了!

    三大营?

    已然建成了?

    还有远超现在的火器?

    一直端坐不动的朱元璋,此刻眼中骤然爆射出两道慑人的精光!

    他身体微微前倾,脸上那沉郁的表情一扫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极度好奇、期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叶凡那小子口中“领先三百年”的火炮!

    他早就想见识见识了!

    标儿把这支军队藏得如此之深,今日终于要亮相了吗?!

    “好!!”

    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霍然起身,声若洪钟,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和浓厚的兴趣!

    “标儿此言,正合咱意!”

    “光说不练假把式!”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才知道!”

    他目光灼灼,扫视全场,帝王威仪尽显:“传咱旨意!即刻摆驾,出宫!前往东郊猎场!”

    “朕要亲自观摩太子三大营之演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2章三大营现世!!!(第2/2页)

    他的命令如同雷霆,滚滚而下:

    “凡在京文武百官,所有藩王,所有皇子,一律随驾前往!”

    “一个都不准缺席!”

    “咱要让你们所有人都亲眼看看,咱大明的未来,掌握在怎样的力量手中!”

    “退朝!即刻出发!”

    旨意一下,满朝皆动!

    无人再敢有丝毫异议。

    那些方才还劝谏的老臣,面面相觑,脸上青红交错,却也只能躬身领命。

    秦王、晋王、周王,乃至一直沉默不语的燕王朱棣,眼中都露出了惊疑凝重,以及一丝难以抑制的好奇。

    车驾仪仗迅速准备。

    文武百官,龙子凤孙们怀着各种复杂的心思。

    浩浩荡荡地朝着东郊猎场方向而去!

    ……

    是时!

    东郊猎场。

    秋风猎猎,卷起旌旗招展。

    临时搭建的观礼高台上,朱元璋端坐中央,左右是一众皇子。

    文武百官,勋贵藩王则按品级分列台下两侧。

    人头攒动,目光皆聚焦于远处那片空旷的演武场。

    而在百官队列的最末尾,那些不起眼的低品阶官员堆里,叶凡抱着胳膊,悠然站着。

    仿佛只是个来看热闹的闲人。

    唯有那双眼睛,平静地注视着场中。

    “咚!”

    “咚!”

    “咚!”

    沉闷而富有节奏的战鼓声骤然响起!

    如同巨兽的心跳,敲在每个人的胸膛上!

    紧接着。

    苍凉雄浑的号角声划破长空,带着一股原始的肃杀之气!

    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

    只见演武场尽头。

    一面巨大的“五军营”帅旗率先映入眼帘,迎风怒展!

    旗帜之下。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如山如岳的步兵方阵!

    阳光洒下,映照在一片耀眼夺目的银光之上!

    那并非普通的札甲。

    而是制式统一,打磨得光可鉴人的明光铠!!

    甲片在日光下反射出冷冽的寒芒。

    如同在地上移动的金属城墙!

    士兵们个个身材魁梧,面色冷峻,眼神锐利如鹰,显然都是百里挑一的悍卒!

    他们迈着整齐划一,沉重而有力的步伐。

    每踏出一步,都让大地为之轻颤!

    “咚!咚!咚!”

    脚步声与战鼓声完美契合!

    一股铁血肃杀,无坚不摧的磅礴气势,如同实质的海啸般朝着观礼台汹涌扑来!

    “这……这是……”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翰林瞪大了眼睛,手指颤抖地指着场中,声音都变了调!

    “明光铠?!全军……全军皆是明光铠?!”

    他身旁的一位兵部官员倒吸一口凉气。

    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何止是铠甲!”

    “你看他们的兵刃,寒光闪闪,绝非寻常铁匠铺能打造!”

    “还有那精气神……这……这得耗费多少银钱才能练出如此强军?!”

    而在步阵之后,铁骑如潮,披甲而出!

    数列披挂精甲的骑兵缓缓现身。

    马蹄尚未加速,却已震得地面微颤!!

    他们骑乘的皆是高大战马,毛色乌亮如墨,鼻息喷白如雾!

    阳光洒下,照在他们通体银光闪烁的甲胄上,反射出无数刺目的冷芒。

    每一名骑兵背负强弓,挎挂弩枪,腰佩环刀,甲胄下的肌肉与钢铁融为一体,杀气逼人!

    空气中弥漫着铁与火的气息!

    这是一支真正属于战争的军团!

    他们未出声,却仿佛有万军低吼的轰鸣在地底翻滚!!

    战鼓一震!

    铁蹄齐踏!

    那种震荡心魂的频率,让观礼台上所有人心头同时一颤!

    这不是人阵……

    这是铁浪!!!

    这不是骑兵,这是碾压一切的洪流!

    压迫如山,杀机似海!

    锐不可当,无懈可击!

    不仅仅是文官。

    就连那些淮西勋贵们,如蓝玉、曹震、朱寿等人,此刻更是脸色剧变,眼神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他们是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老将。

    一眼就能看出这支军队的不凡!

    那冲天的煞气!

    那严整的军容!

    那精良到令人发指的装备……

    永昌侯府的管家站在蓝玉身后,声音发干地低语。

    “侯爷……这……这五军营,若是对上咱们的老营……”

    蓝玉脸色铁青,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装备远胜,士气如虹……”

    “若兵力相当,正面冲阵,咱们……胜算不足三成!”

    这话让他自己都感到一阵心惊肉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