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鱼是哪里来的(第1/2页)
    可能是少了重物的拖累,夏小玉回程的脚步轻快了许多。
    因她救了赵家坳的人,赵家坳的人说什么都要送她一程,于是派了三个小伙子护送着她往回走。
    瞧见夏小玉健步如飞的步伐,同行的三人不免又是一阵唏嘘。
    年纪最小的赵二狗看得眼热,咂咂嘴,由衷感叹。
    “我要是能娶个这样的媳妇,该多好啊!”
    赵二伯闻言,没好气地翻了个大白眼,一巴掌招呼在他后脑勺上。
    “净想美事!这么好的姑娘,后头追着的人能少得了?”
    “可不就是……”
    因着这一番耽搁,夏小玉赶到县城时,日头已经西沉,天色傍黑。
    集市上,牛三正在手脚利落地收摊,一眼瞥见夏小玉,眼前顿时一亮,忙不迭迎上前。
    “大妹子,你可算来了!我这儿都快断货了!”
    夏小玉没想到这发饰如此畅销,心下惊喜,赶忙从竹筐里取出货品。
    “一共五十个,我两天后再来送。”
    牛三接过,连数都没数就一股脑儿收进箱子,三两下利索地收好摊子,拉着夏小玉就往旁边僻静处走。
    “妹子,往后你不用非赶着集来。”
    “我家就在后头,”他指着不远处一片民房,“你直接送到那儿就行,我媳妇在家,现场给你结账,省事。”
    夏小玉回头瞥了一眼,察觉到几道打量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再看牛三这火急火燎的架势,心里瞬间明了。
    这是生意太好,被人盯上了,牛三怕货源被截胡。
    夏小玉心下感激,收了钱,认了门,便转身离开,直奔供销社。
    运气不错,竟碰上有不要票的鱼,她毫不犹豫地拎了一条肥的。
    此时天色已彻底黑透,夏小玉不敢多留,在街边买了两个包子,一边吃一边加紧脚步往家赶。
    回到家属院时,四下里已是万籁俱寂。
    路上空无一人,只有两旁住户窗户里透出的零星灯光,昏黄温暖,映着模糊的人影与锅碗瓢盆的轻微响动。
    大多数人家,应该已经吃完晚饭了。
    她走到自家门口,门紧闭着,窗户后面漆黑一片,没有丝毫光亮。
    “还没回来?”
    夏小玉心里嘀咕了一句,掏出钥匙开了门。
    屋里冷清清的气息扑面而来,与她早上离开时一般无二。
    她反手关上门,落下锁,将背篓放下,拉亮了电灯。
    独自一人,倒也不觉得饿。
    她利索地用盐把鱼里外抹了一遍,挂在窗边通风处,打算明天再做。
    随后便洗净手,坐在灯下,开始赶制新的发饰。
    盘算了一下,扣除给小宝娘的补品和赔款,如今兜里还能有一百八十块钱左右。
    她打算明天去赵家坳看看,看看有没有什么稀罕的东西,倒手一下。
    肯定是不能再县城卖了,她准备去省城走一圈。
    关键是,今天走了这么一趟,她心里隐约有个想法,打算到时候去看看。
    人一旦有了明确的盼头,浑身就充满了干劲儿。这一忙活,就直接到了深夜十二点。
    看着整整五十个发饰,夏小玉心里涌起一股满满的成就感。
    她仔细地将它们收好,放进衣柜,甚至还特意加了把锁,这才安心睡下。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她就起来了。
    简单煮了个鸡蛋吃了,便再次背起竹筐出了门,沿着熟悉的山路向上走去。
    昨天走了一趟,今天明显感觉身上松快了些,脚步也比之前轻盈有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章鱼是哪里来的(第2/2页)
    看来,这爬山赶路,减肥的效果倒是实实在在的。
    ……
    几乎是夏小玉前脚刚离开,一道挺拔冷峻的身影便出现在了厉家门口。
    本是可以休息一天的,谁料当天下午突发紧急任务,厉砚川一忙又是一整夜。
    看到门上挂着的铁锁,厉砚川心下微沉,叹了口气。
    看来,夏小玉是真的走了。
    他推开屋门,一股冷清的气息扑面而来。
    屋子里静悄悄的,但不知为何,总觉得和他离开时有些说不出的异样。
    他目光扫视一圈,并未发现明显不同,便暂时压下了心头的疑虑。
    走到厨房想倒杯水,一眼就瞧见了挂在窗边、用盐细细腌渍着的鱼。
    哪里来的鱼?
    他正疑惑间,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厉砚川下意识抬头,恰好看见文秀拎着个篮子从门口经过。
    见院里有人,她非但没避开,反而脚步一拐,径直走了进来,脸上堆着笑。
    “砚川哥,你回来啦!正巧,中午我给你做鱼吃啊?”
    做鱼?
    几乎是瞬间,一个“合理”的解释在厉砚川脑中成型!
    是了,这鱼定是文秀送来的。
    在夏小玉来之前,文秀没少做这种近乎逾越界限的事。
    一股被冒犯的不悦感瞬间涌上心头。
    他脸色一沉,快步上前,二话不说取下那条鱼塞进文秀怀里,同时不容置疑地将人往外请。
    “文秀同志,谢谢你的好意。”他的声音冷硬,“但我家里的事,不劳你操心。以后,请不要往我家里送任何东西。”
    文秀被这一连串的动作和话语弄懵了,待回过神来,厉家的大门已在眼前“嘭”地关上。
    她眨了眨眼,愣在原地。
    啥情况?
    随即,脸上飞起两团红晕——莫非……莫非是砚川哥心疼她,不好意思明说,才故意寻个由头把鱼给她?
    对,一定是这样!她就知道,砚川哥心里是有她的!
    ……
    此时,行走在山路上的夏小玉猛地打了个喷嚏。
    她揉了揉鼻子,暗自嘀咕:难道是起太早,着凉了?
    不行,这身子实在是太虚了,减肥要尽快啊!
    话说这边,因为夏小玉没在家属院出现,关于夏小玉和张医生私奔的谣言传得满天飞。
    不少人想借着给厉砚川抱不平的名义去看热闹。
    偏不凑巧,平日里主事管束家属院的张政委和邓指导员,正好都不在营区。
    没了领导的及时弹压,这谣言如同野火燎原,越发传得离谱。
    厉砚川即便在食堂吃饭,也能感受到四周投来的指指点点和窃窃私语。
    他性子冷硬,不屑于辩解,更懒得理会,但是烦躁得很。
    索性接了个需要远赴外地的任务,干脆利落地离开了家属院这个是非之地。
    就在厉砚川前脚刚走不久,张政委和邓指导员后脚便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家属院。
    两人看上去都清瘦了不少,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唉,这矛盾,可真是不好调解。”
    张政委揉着发胀的太阳穴,连连摆手。
    “跟那一比,我宁可回来调节咱们家属院老娘们儿那些鸡毛蒜皮的争吵。”
    话音刚落,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苦笑。
    哎,这工作,真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