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暴君框框乱杀,小姜渝吨吨喝奶 > 第576章 低保

第576章 低保

    姜姜可不知道暗卫们私底下还讨论了这些。

    她与刘大娘相谈甚欢。

    以姜姜的情商,还有那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能力,想要哄一个人开心轻而易举。

    短短时间内,刘大娘与姜姜推心置腹。

    如果说之前对姜姜的印象很好,觉得太子殿下是难得的心地善良又有本事的贵人。

    现在对姜姜的印象就是超级好,仅次于她家孙女,比她儿子女儿还要强呢。

    关系一近起来,刘大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还说了许多百姓们都知道的秘密。

    “京兆府衙的老爷们平日里是不常见的,每一次上堂不许人旁观,听说谁给他塞的钱多就偏向谁。”

    “宫里负责采买的公公在这条街尾倒数第2个人家订了鸡蛋,好家伙。

    一文钱一个的鸡蛋,听说他和宫里报20文一个,这还是老贺那两口子和他吃酒套出来的,他还说自己是最胆小的嘞……”

    “衙门里的小吏很有本事,没什么品阶,排场却比官老爷还要大,不奉承着他,他就拦着你去见官老爷……

    听人说,他收到的那些银子,起码分去了八成给官老爷呢,所以官老爷对他做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老丁头要退休了,实在是干不动了,好多人都盯着他那个位置,虽说算不上官府的人,但到底何官府沾亲带故的,有花头拿。

    可惜他们都算错了,这个位置还是老丁头他儿子的,父子相承,以后也是老丁头他孙子的。”

    姜姜吃瓜吃的不亦乐乎。

    还从小兜兜里掏出了一大袋瓜子,大方的分了出去。

    刘大娘因此说的更加高兴。

    根本不知道有人要倒大霉了。

    说着说着,刘大娘也注意到了时辰。

    该吃饭了。

    若是旁人,她必然是不肯张这个嘴的。

    粮食多难得啊。

    但对面坐着的是与她八卦了许久的姜姜。

    于是她自然而然的热情邀请了。

    并且丝毫没有觉得贵人会看不起她家的饭菜。

    总觉得太子殿下不是这样的人。

    姜姜果真毫不犹豫的点头应了下来。

    有时候推来推去的,长辈们还不一定欢喜。

    她还想多听点八卦(证据)呢。

    刘大娘果然高兴了。

    只是下一刻又犹豫起来,看着院子里的夏蝉。

    除了这个,外头还有好多呢。

    夏婵立刻笑道。

    “您不必管咱们,奴婢们自然有奴婢们的去处。”

    刘大娘:“这怎么能行。”

    百姓们大多朴实,总觉得不能让客人们饿着了。

    姜姜撑着下巴笑:“不必管他们。”

    刘大娘犹豫着,却点了点头。

    反正太子殿下说的总是没错的。

    她进了厨房,哼哧哼哧的做起了饭菜。

    姜姜却收敛了脸上的笑容。

    夏蝉站得更恭敬了些。

    姜姜:“名字记住了?去查。”

    夏婵听见有人应了一句,却没见到人。

    但她知道这是太子殿下自己的人手。

    看来有人要倒霉了。

    刘大娘的动作很快。

    不一会儿的功夫就端上来了一碗胡饼,一碗咸菜,还有三碗面条。

    这已经是超规格的待遇了。

    平日里纵使过节,也没有这样吃的。

    姜姜一点都不嫌弃。

    她连母妃做的黑暗料理都吃得下去。

    这东西看着就比母妃的面条味道好。

    只是有三碗面……

    她刚才就听到了房间里有人咳嗽来着。

    果然到了饭点,房间里走出来一个小女孩。

    大约10来岁大小,长得倒是白净,只是人看起来有点瑟缩,胆子似乎很小。

    见了她,刘大娘眼里的温情几乎快溢了出来。

    “这是我孙女。”

    其实是外孙女的。

    姑娘叫丁四娘。

    这姑娘命苦,才生下来不久,爹就因为一场意外去世了。

    娘亲长得好看,是方圆里闻名的美人,见着了机会,很快有人上门求娶。

    这个时候可不会有人觉得寡妇掉价。

    生了孩子更不是丑事。

    你生过孩子,只能证明你身体好,能生。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寡妇其实比一般的黄毛丫头还要受欢迎些。

    更何况是一个貌美的寡妇。

    所以刚出了热孝,丁四娘的娘亲就把自己嫁了出去。

    一个丫头片子,还在襁褓之中,养倒是能养的,新嫁的丈夫愿意养这个女儿,但婆母不是一个好对付的。

    她娘亲不太愿意带这个拖油瓶过去,给婆母留下把柄。

    也想和丈夫好好培养感情,不想留着前夫的女儿在中间,害怕生了间隙。

    但她那前夫是个孤儿。

    没有父母,也无兄弟。

    所以兜兜转转的,这孩子就被交到了刘大娘的手上。

    刘大娘寡居,女儿又嫁出去了,本就觉得寂寞。

    这孩子又乖,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看着你,把人的心都看软了。

    所以她养了这个孩子,就当给自己养个伴。

    一养就是10多年。

    对外对内,都只叫孙女。

    总觉得孙女比外孙女更亲近些,少了一个外字,更像自己人。

    刚开始两年,女儿还寄点钱回来,还有几件小衣裳,还是惦记着孙女的。

    后来女儿有了孩子,一生就是好几个,儿女成群的,自己养着都成问题了。

    慢慢的,也就把这个不在自己跟前长大的女儿忘了。

    刘大娘做不出去别人家里讨要钱财的事儿。

    她是一个骨子里就高傲的女人,不愿意让别人看不起自己。

    这些年缝缝补补的,靠着接各种小活计,还真让她把孙女养到了10来岁。

    日子虽然难些,但两人相互陪伴,也不觉得难了。

    丁四娘身上的风寒,也是前些日子她心疼刘大娘辛苦,主动替别人家浆洗衣物。

    天寒地冻的,就给冻着了。

    听着这故事,姜姜感动的眼泪都出来了。

    一边大口吃着面条,泪珠子大滴大滴的往面里留。

    “我和母妃也这样,相依为命呜呜呜…”

    夏蝉都快跪下了。

    殿下您这话说的,把陛下置于何地呀?

    躲在暗处里的大哥走了没?

    这话不会泄露出去吧?

    陛下听了不会发怒吧?

    也不能怪姜姜。

    毕竟在她三岁以前,老爹的存在感确实为零,也确实是和母妃相依为命。

    但她还是命好的。

    至少老爹有钱,也给她花。

    但这并不妨碍姜姜推己及人,关爱上这个身世崎岖的小姑娘。

    “你们老弱幼小的,官府难道没有扶持吗?”

    反而是刘大娘诧异了。

    “我们的事儿与官府何干?”

    官府又哪能替寻常百姓家养孩子?

    刘大娘是真觉得这件事儿离谱。

    谁家的孩子谁养。

    这孩子现在是与她有感情了,可是我是最开始的时候,这孩子不是她女儿生的,她也不会平白无故给别人养孩子。

    这世上就没有人会给别人养孩子!

    她要是自己养不活,只能怪世道,怪老天,怪自己没用。

    哪能怪官府呢?

    而且这两年京城百姓的日子好过了许多。

    起码没有饿死的了。

    刘大娘能找到的差事也比以前多了。

    累是累了点,她却只想着在自己真正干不动之前多干一会儿,也给这孩子攒点傍身的钱。

    这都得感谢陛下了!

    姜姜也觉得诧异。

    大家对官府的要求这么低的吗?

    但姜姜的脑子里是有要扶持老弱幼小的概念的。

    小时候母妃常说,把它当做睡前故事讲给她听的。

    老弱之家,官府就该给予银两扶持。

    叫什么……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