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辉祖心中甚至有一种感觉,这会不会是虚幻的?
甚至他想要上去摸一摸这城。
他真的想要清楚地了解,这座比金陵都要威武不凡的城池,是不是真的?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
“嗖!”
一声锐利的声音裹挟着呼啸。
“魏国公小心!”
赵飞心中顿时大惊,赶紧上前护在了徐辉祖的身前。
紧接着让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一支弩箭,稳稳地射在了徐辉祖的脚跟前。
弩尾发出“嗡嗡嗡”的颤音。
只是一个呼吸的瞬间起点城的城头上,赫然出现了密密麻麻,根本望不到边际的守军。
这些守军人手一把弩机,齐刷刷的准了徐辉祖的大军!
这猛然发生的变故,让还在懵逼中的徐辉祖只不过是呼吸之间,便惊醒了过来。
这一瞬间无论是赵飞还是徐辉祖,或者是他们身后的40万大军,也都瞬间清醒过来。
全都进入高度战备状态!
起点城用事实证明了这座巨大的城池的真实性!
徐辉祖和赵飞身后的盾牌兵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盾牌兵瞬间冲了上来,在徐辉祖和赵飞的周围垒起了盾墙,把徐辉祖和赵飞都护卫在其中。
40万大军,号令齐发开始有序地缓缓后撤。
—直撤离到所有人认为到了安全距离之后,才撤下盾墙。
并且40万大军在撤退的过程中迅速组合成攻击阵型。
徐辉祖和赵飞一言不发地保持沉默。
因为此时此刻二人心中也是十分的骇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过了十几个呼吸,徐辉祖才沉声道︰“他们……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赵飞心中自然知道,徐辉祖这话是在问他。
“末将心中也并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但是很可怕!”
徐辉祖认同地点头道︰“是啊这些人的能力,远远超乎了我们的想象,这才一个月的时间!”
“我真的想象不出来,这座城中的守军是怎么做到的。”
“与上个月咱们来的时候相比较。这起点城竟然扩建了十倍。”
“我真的想象不出来,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能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做出这样的神迹!”“
赵飞默然。
很明显,代王的能力,也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
这让他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一时之间,他为直己未雨绸缪提前跟了代王而心安。
并且同时也是震撼与代王的手段。
“魏国公,尽管咱们已经很重视他们,但是可能真的还是小瞧了他们。”
徐辉祖一言不发,一双锐利的眸子看向了起点城,凛冽的目光中带着一股子寒意。
过了十几个呼吸他才开口说道:“本公真的有些后悔了,后悔为何上次没有直接拿下这座城了。”
赵飞听到这话,嘴上是没有说话,但是心中却摇了摇头。
这城里的人,可要比徐辉祖想象的还要难对付得多。
上次就算是真的攻打,就能保证可以攻打得下来吗?
未必。
但是两人心中也是十分的清楚,机会一旦错过就不会再回来了。
徐耀祖真的后悔,当初都小看了起点城。
起点城里的人,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这么短的时间,竟然可以把这座城池扩建十倍左右。
按照之前起点城的规模,他们所率领的40万大军,至少可以四面合围。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想要四面围合眼前这座扩大了那么多倍的起点城,那是不可能了。
“魏国公,现在这个情兄咱们该怎么办?”赵飞看着徐辉祖沉声问道。
徐辉祖深吸一口气,冷冷开口道:“派人上去问一问,城内守军刚才贸然向我大明军队放箭,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果他们不打算给咱们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是代表了,他们真心想跟我们大明为敌,如果真的那样的话,你说咱们该怎么办!”
赵飞听到这话,心中了然,徐辉祖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他微微点头然后吩咐手下向着起点城,城头喊话。
紧接着40大军中,一匹战马携带着一名传令官,朝着起点城下疾驰而去。
那传令官飞速来到了射在徐辉祖身前的那支弩矢前正打算跨过眼前深埋地下的弩矢,继续向前走的时候。
“嗖!”一道破空的声音再次响起。
紧接着又是一支弩矢,精准地设在了那传令官身前。
逼的传令官的战马,连连后退。
并且就在这一箭放出的同时,隔着老远的起点城上方,有一个巨大的条幅缓缓落下。
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字。
犯我边境者死!
而这个画面,也被后方的徐辉祖和赵飞看得一清二楚。
徐辉祖眼见那条幅上的字迹,瞬间大怒!
“好大的胆子啊!这是完全没有没把我大明的军威放在眼里啊!
“命令传令官回营,现在已经无话可说了。这些人的态度,现在已经摆在这里了,咱们也无需任何的顾忌!”
“传我将令三军备战!准备攻城!”赵飞听到这话,盾宇面微微皱。
他自然是不愿意跟代王开战。
只是他也不明白,代王为何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挑衅大明的威严?
难道代王有什么依仗?
并且到现在为止,也没有给他任何的暗示和传令。
这就是让他完全按照徐辉祖的意思去做。
难道说代王,有什么其他想法?
赵飞只是觉得,心中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他清楚,徐辉祖乃是魏国公,既然徐辉祖决定攻城。
而代王也没有给自己任何,不攻城的指令。
那么为了不影响代王的计划,他也只能遵照徐辉祖的军令执行。
咚!
咚咚!!
咚咚!!!
随着聚将的战鼓响起。
40万大明将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排列起来。
徐辉祖麾下40万大军,因为是为草原之战而来的,所以并没有准备攻城利器。
但是他们却有着充足的火器。
并且火炮也是准备充足。
洪武年间的火器,体态都比较大。
纵然是火铳的口径,都不亚于海碗大小。
明军战士们一般不会使用火铳,因为使用这个需要扛着或者抱着才行。
当然也有单兵使用的手铳,但是威力怎么说呢。
聊胜于无吧,反正对攻城没啥卵用。
还有一种是应用在战船以及关隘守备用火力还行,但是不好装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