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末日堡垒:我有一颗火种之心 > 第 785章 人口再增22万

第 785章 人口再增22万

    第785章人口再增22万(第1/2页)

    李凡已经反应过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或者说是小看了黄耀武这个卖保健品的。

    这得把自己吹成什么样子,才能让一群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产生这么奇葩又盲目的崇拜。

    燕京安全区来的这十万人里面,绝对有太平会的信徒,而且看这种影响力,比例肯定不少。

    李凡默默的收回了迈出去的脚步,张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因为他看见的很多难民眼里,是一种对生的希望,还有感激。

    对于一群饥寒交迫的人来说,突然能够吃饱穿暖,稳定生活,就是末日里莫大的恩赐。

    而身无长物的他们,唯一的感谢方式也就是跪拜了吧。

    这一刻,李凡突然觉得肩膀上多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内心里,原本常常跳出来否定自己过去和前世的小人,仿佛很久很久都没有在出现过了。

    周苗苗躲在李凡身后,探出脑袋看着满地的大人,小小的眼睛里充满了大大的问号。

    李凡转过身,拉着周苗苗,对着徐思雨罗小宝三人挥挥手。

    “走吧,咱们别在这儿添乱了!”

    说罢,就继续徒步前行,朝着第三防线后的军区走去。

    那些跪也不是,站也不是的工作人员看到远去的李凡,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快,都赶紧站起来!”

    “谁让你们跪的,看看,惹的我们军长不高兴了吧!”

    那个手里还端着大碴子粥的女人,一脸的虔诚,可听见了管理员的话,十分疑惑。

    “焦大姐,真神生气了吗?为什么啊?”

    “你们啊,以后要改一改动不动就下跪的毛病。

    咱们军长是最不喜欢别人跪他的。

    要是真心的感谢,就好好工作,把基地建设的越来越好!”

    女人看着手里的粥,再看看自己的两个弟弟。

    “这才是人过的日子,我们一定会尽快通过考核,脱离观察籍的!”

    而观察区内的另一部分人,被管理员叫起来之后,都依旧是一脸懵逼。

    “刚刚那个年轻人到底是谁啊?为什么大家都要跪拜他!”

    “听说是什么真神,救世神?!”

    “呃,这,这,这个毕方城真的有神?!?!”

    “别胡说八道,我打听了,那个年轻人就是毕方城的城主。”

    “他就是那个宣传课上,讲的那个领袖,是带着难民辗转千里,来到这里重建家园的人?”

    “就是他!”

    “我的天啊,好年轻啊!”

    “还很帅呢!”

    观察区的小插曲,很快就成了大家茶前饭后的谈资,很多人都没看到李凡本人,只是盲目的跟随跪拜。

    而李凡的传说,再加上引导课上的宣传,让李凡的身上多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

    军区指挥部里,坐满了人。

    肖战勇、朱子豪、郑润泽以及三个师长。

    还有护送难民到来,还没有离开的吕超,全都在。

    所有人都在强压上翘的嘴角。

    而李凡看着郑润泽递过来的笔记本电脑,扫了几个人一眼。

    “想笑就笑吧,别忍着了!”

    “哈哈哈哈!”

    “我是万万没想到,会有这么劲爆的朝拜画面!”

    吕超向着张翰和陈勋伸出手。

    “你俩输了,赶紧掏烟!”

    两个人在身上摸索了一下,两包香烟就塞进了吕超手里。

    “真是太神奇了,竟然真的会把军长当成神一样供奉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85章人口再增22万(第2/2页)

    “万万没想到啊,愿赌服输了!”

    吕超美滋滋的揣进怀里,然后乐呵呵的说道。

    “这点光景算啥,在太平会,你甚至能看见上万人,跪拜一个多小时,就为了听黄耀武胡说八道,鼓吹李大哥的呢!”

    “服了,服了,这个黄耀武真是个人才啊!”

    李凡被几个人吵吵的没办法再看笔记本电脑上密密麻麻的报表数字,索性还给了郑润泽。

    “你口述吧,这几个货吵得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众人连忙收声,规规矩矩的坐在两边,听郑润泽的汇报。

    “难民招纳登记昨天中午就停止了。

    加上燕京安全区转移过来的难民,共计招纳难民221566人。

    其中14岁以下孩童,有4211人,全部送入了文武堂。

    不过文武堂现在容不下这么多人,工部的人已经在扩建文武堂的校区。

    预计一个月时间就能完工。”

    李凡点点头,随即问道。

    “老师和教官的人数够吗?”

    “够的,教官除了王小雨和以前挑出来的毕方军老兵之外,还有一部分战场退下来的伤残士兵。

    文化课老师有一部分是毕方军老人,还有第二分区的居民。

    文化程度都很高,很多人原本就是教育系统的。

    他们现在成立了一个教材编纂班底,正在编纂一套独属于毕方城的教育资料!”

    这个教材编纂的事情之前就听柯贤文提及过,说是现在的世道,以前的很多教材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需要一套独属于末日环境下,毕方城的教育资料。

    没想到,这么快就已经开始编纂了。

    “行,这些事情,让柯贤文和王小雨折腾去!

    这些难民的工作安排的怎么样了?”

    这才是李凡最关心的事情,以前的政策是总指部直接分配工作和大队。

    可新政策推行下去,就是自由劳务市场的模式。

    如果出现劳务分配不均,或者说有人故意挑事,就会让新政策推行受阻。

    而郑润泽听到李凡的问话,自信的笑了笑。

    “军长,不用担心,效果很好。

    人们对新政策的适应速度极快。

    哪怕是第二分区的老住民,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工作调整以及粮票更换毕方币。

    至于新进来得观察籍居民,也都找好了自己工作。”

    说着话,郑润泽翻动着笔记本上的一个表格,找到了其中一页。

    “新加入了22万人,交易大厅工程部招走了2万人。

    农业部分的最多,有9万人,主要负责把黎鳌河北岸的那十九万亩良田开荒出来。

    要赶在明年开春之前种上。

    至于黎鳌河南岸的,等到明年下半年再攻克掉。

    还有就是水电工程部招走了三万人,他们准备在修建三座热力发电厂。

    还有工业部招走了4万的人。”

    李凡听到这儿,眉头一皱。

    “工业部?不是才成立三个多月吗?怎么也招了这么多人?!”

    对此李凡还真没太过关注这个工业部。

    因为很多工业所需的简单的配件全都都是由李凡的材料实验室提供的。

    比如军工厂所需的枪械配件,弹壳弹头,工具配件,全都出自于材料实验室。

    所以工业部在自己心里的存在感很低,或者说作用最小。

    至于工业部这几个月在干什么,还真不清楚。

    突然听到一个不受重视的工业部一次性招了四万人,就感觉到很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