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活死人王朝 > 第64章 慎之又慎

第64章 慎之又慎

    第64章慎之又慎(第1/2页)

    远在高石堡的李煜,他对锦州城内李氏主支的困境,几乎一无所知。

    烽烟阻隔,音讯断绝。

    他不过一介远房旁支,在这个鞭长莫及的距离,怕是早就被锦州城里的主脉给忘了。

    “旁支”,这名头听着似乎还有几分分量。

    然则多数时候,实不过是狐假虎威的背景板罢了。

    真正能仰仗的资源与人脉,稀薄得可怜。

    当下,他那点稀薄的人脉也化为泡影。

    而且,李煜轻易也不会直接舍弃自己的驻地,远逃锦州求活。

    在顺义堡这里,方寸之间,却都是他的一言堂。

    去了锦州城,他这个小小百户,便如草芥,只能任人差遣,生死不由己。

    此刻,粮草装车的喜悦尚在心头萦绕,几桩麻烦事却已摆在了李煜面前,不容回避。

    比如......此刻在李煜面前的,几个惶恐不安的士卒。

    “只有他们这些人吗?”

    带队过来的什长,正恭恭敬敬的抱拳答话。

    “回大人,正是。”

    “属下等仔细查验过,伤势无从明确查证者,皆在此列。”

    李煜低头审视着眼前的几名疑似染疫之人。

    高石堡内的空气中,始终弥漫着淡淡的血腥与尸体臭味混合的怪味。

    这几名屯卒已经被粗麻绳牢牢捆缚,谨防他们突然尸变伤人。

    “你们当中,除去一人确实为咬伤无疑,其余人其实还是存疑的。”

    李煜开口,带着一丝安抚的意味。

    “若此刻能寻得同袍作证,言明伤势来由,并非尸鬼所致,本官即刻便可为你等松绑,准尔归队。”

    然而,那几人嘴唇翕动,却无一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只能一脸忐忑的接受自家百户大人的后续裁决。

    军中作证,非同儿戏,是要担负连带责任的。

    除非是过命的交情,又兼亲眼所见,否则谁敢轻易开口为人作保?

    倘若作了伪证,一旦事发,轻则鞭笞示众,重则人头落地!

    更有甚者,若因此牵连同袍,致其惨死,那作伪证之人的家小,在这堡内也将再无立锥之地,受尽唾骂与欺凌。

    其实,如果敢确定他们伤势的出处,同队的伍长早就出面作证了,也不会拖到现在。

    这几人当中,唯有一名屯卒的臂膀上,赫然留着一圈明显深陷的齿印。

    齿印边缘,已然泛起不祥的青黑色。

    此人也算时运不济,撞上了那万中无一的意外。

    因为捆绑所用的粗布条松脱了些许,巷口的拒马轰然散架,就这么被突然扑来的尸鬼扑倒。

    毕竟,此处拒马用的是粗麻粮袋撕扯出来的布条,比不得麻绳牢靠。

    待同伴手忙脚乱地斩杀那头尸鬼,将他拉起时,一切为时已晚。

    除他之外,在场其余几人,身上虽也有破损,却难以断定是否与尸鬼直接相关。

    那些伤口,多是与粗砺地面、墙壁青石摩擦所致,或许是在先前的混乱中,手忙脚乱,因拥挤推搡或慌不择路摔倒所伤。

    这些都有可能。

    李煜的眉头紧锁。

    现在就杀,肯定是不能的。

    没判明究竟,就在此刻便将他们尽数斩杀,立时便会引得人心浮动。

    就连那个明确已经被咬伤的屯卒,眼下也不能立刻拖出去斩首。

    他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其他屯卒的神情,不少人眼中尚存一丝不切实际的希冀。

    总有人宁愿固执地相信,这只是一场怪异的瘟病。

    或许,用不了多久,便会有哪位医道圣手横空出世,研制出解救之方。

    让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哪怕此刻已是肠穿肚烂,也能奇迹般地恢复神智,重返人间。

    这种念头,荒诞却又淳朴。

    甚至于,有人会因此对那些已然化为尸鬼的亲朋故旧,抱有不该有的期盼与幻想。

    往往,只有血淋淋的现实,亲眼所见的残酷,才能让所有人彻底心服口服,断绝一切不切实际的念想。

    李煜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躁动。

    “还是绑在此地,生死由天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4章慎之又慎(第2/2页)

    “我等静观其变。”

    他的目光落在那个被咬伤的屯卒身上,眼神复杂难明。

    尽管内心已经给他宣判了死刑。

    可潜意识里,却又难免存着那么一丝微乎其微的期盼。

    或许,那万中无一的可能,真的存在呢?

    无症状的感染者,甚至是天生的免疫者……理论上,确实有出现的可能。

    这世间,总该有些许奇迹,才不至于让人彻底绝望。

    否则,这沉沦崩坏的世道,未免也太过黑暗,太过令人窒息了。

    若此人真能凭借自身扛过去,那便是天大的幸事!

    至少能给绝望中的众人一线光明。

    起码证明人类在这种疫病面前,并非毫无免疫的机会。

    思绪电转,不过瞬息之间,李煜已然沉声下令。

    这几人,就这么丢在院子里草棚下,任其自生自灭。

    等到事情办完,再来处理就好。

    想了想,李煜叫来了家丁李忠嘱咐道。

    “李忠。”

    “你即刻点一半人手,将这些米粮运回驿站。”

    那条官道,他们已经仔细清剿过一遍,短期内的危险性已大大降低。

    无需所有人都耗在押运粮草这一件事上。

    轮换押送,反而更能提升效率。

    “在官驿可稍作歇息,而后即刻启程赶回来继续装运。”

    “是!属下遵命!”李忠抱拳应道。

    “……对了,”李煜忽然想起一事,补充道,“到了官驿,莫要急着入内。”

    “切记,务必先让李顺出来露个面,确认无虞之后,方能进入。”

    “大人......您的意思是?”

    李忠闻言一怔,不由挠了挠头,神情有些不解,又有些犹豫。

    李顺的忠心,他们这些家丁都是看在眼里的。

    家丁之间平日里虽难免有些暗地里的竞争,可一旦上了战场,那便是能将后背托付给对方的同袍手足,是真正同生共死的关系。

    看出了他的疑虑,怕他会错了意,李煜又解释道。

    “李顺自然是信得过的。”

    “本官所虑者,是担心有宵小之辈鸠占鹊巢,趁虚夺了官驿。”

    临行前,他在官驿外竖起的号旗,固然能吸引那些流离失所的良善百姓前来投奔。

    可同样的,被尸鬼驱赶着逃命的,可不单单只是农户。

    亮明旗帜确实能免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一些可能从其他地界逃窜来的逃兵溃卒、賊盗匪类,都是无法无天的主儿,也是隐患。

    “害!大人您可真是吓了卑职一跳!”

    李忠闻言,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紧绷的心弦也随之松弛下来。

    他自然不希望看到李煜与李顺之间,主仆离心,生出这等嫌隙。

    说白了,他们这些家丁与李煜,在绝大多数时候,利益都是休戚与共,紧密相连的。

    若是家主无端猜忌多疑,难免会让人心中戚戚,提心吊胆。

    “家主放心!”

    “卑职定会小心谨慎,确保粮草万无一失!”

    李忠用力拍了拍胸脯,掷地有声地对李煜作出了保证。

    那些受命押运粮车的屯卒们兴高采烈。

    高石堡内的浑浊空气,熏的人恨不得嗅觉当即失灵。

    暂时离开这处死地,本就是值得高兴的。

    更何况,亲眼看着一车车金黄的米粮,朝着自家的方向运抵更近一步,那种源自内心的满足感,是任何言语都难以形容的。

    一并护送车队出堡,李煜带着剩下的屯卒们转头继续忙碌。

    他们先是一同出堡,在附近砍伐了些许坚实的木材。

    准备用以进一步加固、封堵那些堡内不必要的巷口与通道。

    伤者的出现,本身便已清晰地表明,此前布设的那些简易拒马,其牢固程度,尚远远不够。

    况且,这座千户卫所,前后被他们这些人亲手斩杀的尸鬼,也不过才堪堪百余之数。

    李煜可从未忘记,在这高石堡内的其他区域,还有着至少三百之数的尸鬼潜匿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