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凡仙博弈起波澜,烟火调和定新规(第1/2页)
从紫霞宗归来时,初冬的第一场雪已落满了苟活宗的庭院。弟子们正围着炭炉烘晒草药,药香混着木炭的焦香在院中弥漫。院门外却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惊飞了枝桠上的寒鸦——州府主簿亲自驾着一辆装饰朴素的马车而来,车辕上还挂着些许雪沫,面色凝重得如同结了冰。
“魏仙长,大事不好!”主簿顾不上拍打衣袍上的积雪,掀开车帘便递上一份皱巴巴的公文,纸张边缘还带着被雪水浸润的痕迹,“朝廷新颁《修仙者管制令》,不仅要对境内修士征收重税,还要限制我们在凡俗地界的活动范围!这是要断了我们与凡俗百姓的联系啊!”
魏所接过公文,指尖拂过纸页,只觉上面的字迹冰冷刺骨。只见公文上赫然写着“凡修仙者需缴纳‘灵税’,税率三成,按每月灵力消耗核算;不得在凡俗城镇百里内修行、置业,违者严惩不贷”等条款,落款处的朱红官印鲜红刺眼,仿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岂有此理!”楚峰擦拭长剑的动作猛地一顿,剑穗在檐角的寒风中剧烈晃动,“我们守护凡俗百姓免受妖邪侵扰,朝廷不赏也就罢了,反倒横征暴敛,还要将我们驱逐出凡俗地界!这与卸磨杀驴何异!”他周身气息微沉,剑鞘上甚至泛起了点点寒光。
林风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药囊:“这背后怕是有修仙大派在推波助澜。他们不愿看到凡俗力量崛起,更不愿我们这些‘乡野修士’与凡俗百姓走得太近,分了他们的资源,坏了他们的规矩。”
正议论间,村口的李大爷跌跌撞撞地跑来,粗布棉袄上沾满了泥泞,浑浊的眼中满是焦急与惶恐:“魏仙长,不好了!县太爷带着衙役来收税了,说我们种的灵稻、采的灵菇都要交三成税,连家里养的那只下灵蛋的母鸡都要算进税目里!这不是要逼死我们这些庄户人吗!”
魏所心中一沉,立刻带着弟子们赶往村口。只见县衙的差役正拿着浸了水的皮鞭驱赶着围观的村民,县太爷坐在暖轿中,隔着轿帘对着瑟瑟发抖的百姓厉声喝道:“此乃朝廷新颁的法令,谁敢抗税,先打五十大板,再锁入大牢!”几名衙役已经将一位试图争辩的老农按倒在地,皮鞭扬起的瞬间,魏所一步踏出,袖风卷起地上的积雪,将皮鞭拦在了半空。
“县太爷且慢!”魏所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让喧闹的村口瞬间安静下来。
县太爷掀开车帘一看,见是魏所,原本嚣张的气焰顿时矮了半截,却仍强撑着官威说道:“魏仙长,此乃朝廷法令,下官只是奉命行事。您乃修仙高人,何苦为了这些愚民,与朝廷作对?”
“奉命行事,便要欺压百姓吗?”魏所缓步走到那片长势喜人的灵稻田边,稻穗上还挂着未融化的雪粒,“这些灵稻是村民们冒着寒风、忍着灵力侵蚀辛苦耕种所得,三成税率,他们今年便颗粒无收,明年如何度日?再者,修仙者守护一方安宁,何时需要向凡俗朝廷缴纳赋税?若真要论税,这些年我们击退的妖潮、救治的百姓,又该如何计算?”
双方正僵持不下时,天边忽然飞来数道流光,速度极快,落地时带起的风压吹得村民们衣袍猎猎作响。来者是几位身着锦缎官服的修士,腰间挂着刻有“修仙管理司”字样的令牌,为首的是位面容倨傲的锦衣修士,气息竟已达金丹初期。
“魏所,你等修士聚众抗税,煽动凡俗百姓闹事,可知罪?”锦衣修士目光扫过场中,带着上位者的审视与不屑,仿佛在看一群蝼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四章凡仙博弈起波澜,烟火调和定新规(第2/2页)
“罪从何来?”魏所不卑不亢地迎上他的目光,“我等修士与民共生,守护凡俗百年安稳,从未有过危害之举。朝廷此令,既不合情理,也无先例依据,凭何说我等有罪?”
锦衣修士冷笑一声,随手祭出腰间令牌,令牌上“代天巡狩”四个大字闪烁着金光:“本官乃朝廷新设修仙管理司使君,奉天子谕令行事!你若再敢阻拦,休怪本官不念同修情谊,按律严惩!”他身后的几位修士也纷纷祭出法器,空气中顿时弥漫开一股剑拔弩张的气息。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墨尘悄悄拉了拉魏所的衣袖,目光指向远处的山林,低声道:“前辈,你看那边。”
众人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数十道身影正从山林中缓缓走出——为首的是体型庞大的裂地熊妖,一身皮毛在雪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它身后跟着一群狐妖,手中捧着刚采摘的灵果,还有几位树精,枝桠上挂着晶莹的冰棱。这些曾经被视为洪水猛兽的妖物,此刻却神态平和,显然是来给苟活宗送冬日补给的。
锦衣修士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厉声喝道:“大胆妖物,竟敢现身凡俗地界!给我拿下,格杀勿论!”
裂地熊妖被这呵斥声激得怒吼一声,周身土系灵力翻涌,却被林风及时以清心咒安抚:“诸位莫慌,他们并非恶意。”他转向锦衣修士,语气恳切,“这些妖物已被我等化解戾气,如今以守护山林为生,从未害过一人。上月山下小镇突发山火,还是它们合力扑灭的。朝廷连改过自新的妖物都能尝试接纳,为何容不下与民共生、护民安稳的修士?”
锦衣修士被问得语塞,县太爷更是吓得面色惨白,躲在暖轿里不敢露头。魏所趁机上前一步,声音传遍全场:“凡仙本是一体,唇亡齿寒。若强行割裂,只会引发无休止的冲突。不如我们坐下来,以烟火调和之道,共同商议一条‘凡仙共生’的新规。既保障朝廷的秩序,也维护修士的权益,更不能让凡俗百姓受苦。”
这番话一出,不仅在场的村民们纷纷点头,就连锦衣修士身后的几位年轻修士也露出了思索的神色。最终,在魏所的坚持与调和下,双方约定在州府大堂进行为期三日的谈判。
谈判桌上,魏所将“灵植凡禾共生”的模型摆在中央,一边是代表朝廷的官印,一边是代表修士的法剑,中间以凡俗的丝线连接:“灵税可收,但需降至一成,且由修士协助凡俗朝廷兴修水利、传授农技、抵御小股妖患作为交换;修士可在凡俗地界修行置业,但需遵守‘不扰民、不掠财、遇事需报备’的三不原则,由苟活宗与朝廷共同组建‘凡仙调和署’进行监督。”
经过三日的唇枪舌剑与数次演示,朝廷最终同意了修改后的政令。消息传开,村民们奔走相告,连那些原本态度强硬的修仙管理司官员也不得不承认:“魏仙长的调和之法,确实比一味的强权更能解决问题。”
当晚,苟活宗的院子里又升起了温暖的篝火。魏所看着弟子们脸上的笑容,看着远处村落透出的点点灯火,缓缓说道:“烟火大道,不仅要调和妖物与宗门,更要调和凡人与修仙者之间的关系。唯有让这两种力量找到共生的平衡点,这天地间的烟火气,才能真正长盛不衰,生生不息。”
弟子们围坐在篝火旁,听着远处传来的犬吠与孩童嬉笑声,心中对“烟火调和”的理解又深了一层。他们知道,这条道,他们还要继续走下去,直到将“调和”二字,真正刻进这世间的每一处角落。
(本章451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