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孟德必会迎天子迁都许县,介时必定大兴土本,建造宫殿。”
    “要建宫殿,自然需要大量木材。”
    “你明白了吗。”
    苏毅呷着小酒,不紧不慢点破了原由。
    周泰恍然大悟。
    自秦代以来,金丝楠木都是建造宫殿的上佳木料,而淮南又盛产金丝楠木,且以颍水这条水路,可直抵许县。
    难怪苏毅写信,叫他倾尽所有,购买金丝楠木前来许县。
    “听说朝廷是董承杨奉掌权,那曹操当真有本事,把小皇帝抢回许县?”
    周泰却又半信半疑。
    苏毅一笑:“曹孟德有没有这个本事,不出一月便见分晓,这耐心你不会都没有吧。”
    “好吧。”
    周泰点点头,叹道:“希望老弟你没算错,我可是拒绝了那孙策招募,这回要是赔了,我就得回去厚着脸皮,求着那孙策带我下江东了。”
    “若是这桩买卖赚了,幼平兄打算如何回报我呢?”
    苏毅反问道。
    周泰豪爽道:“那还用问么,无论赚多少,咱们五五分成。”
    “钱我一文不要。”
    苏毅却摇了摇头,却道:“我只想让幼平兄,带着你这帮兄弟留下来,做我一年的护卫。”
    “没问题!”
    周泰大咧咧一摆手:“你都这般神机妙算了,我周泰往后当然跟着你混了,莫说一年,老哥下半辈子都给你当护卫。”
    苏毅笑了。
    周泰重义,武艺了得,又有一帮兄弟,这乱世能有他做护卫,也更安心。
    “好,一言为定!”
    …
    许县,州牧府。
    曹营的精英们,皆汇聚一堂。
    曹操高坐主位,目光落在戏志才身上。
    “主公,我已将那苏毅底细查清。”
    “此祖上也曾出过几位太守,不过都是断断续续,比不得累世两千石的名门望族,论地位只能算是末等士族。”
    “苏氏人丁不旺,其父又英年早逝,苏毅至今乃是白身,只怕照此下去,到他这一代,连末等士族的地位也不保,要沦为寒门。”
    戏志才将苏毅背景,一一道来。
    “士族中多有庸才,寒门中亦不乏豪杰。”
    曹操却不以为然。
    “主公言之有理。”
    戏志才一拱手。
    曹操便又道:“我想知道的,是苏毅此人生平。”
    戏志才摊了摊手,无奈道:“据闻此人曾游历四方,却不喜结交权贵,只喜隐居乡野,在此之前他已隐居许县一年有余,从未踏出府门半步,故其生平,并未有什么亮点。”
    “一年不曾踏出家门?”
    曹操眼眸中闪过一丝奇色。
    士族子弟们有贪慕权位者,自然也不乏性情淡泊者,隐居山野,不闻世事者也多有其人。
    只是就算隐居,也不至于整整一年,不出家门半步吧。
    “这个苏毅,还真是有点意思....”
    曹操捋须自语,嘴角扬起别有意味的笑意。
    “此人不过是一无名之辈,主公为何忽然这般感兴趣?”
    一旁的荀彧不知内情,不由好奇问道。
    “随口问问而已。”
    曹操敷衍道。
    为了安全考虑,他微服私访之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连荀彧也不愿告知,当时偶遇苏毅之事,自然不想提及。
    荀彧也不追问,拱手道:“主公进京面圣在即,在此之前,我们还要商议出个计策,如何将天子迎回许县。”
    “文若不必费神,我已有计策。”
    曹操捋髯笑道。
    荀彧眼眸一亮,拱手道:“愿闻其详。”
    “天子既已脱离西凉军掌控,董承和杨奉二人的联盟,必定名存实亡,二人定生矛盾。”
    “而洛阳残破,天子百官又乏粮。”
    “我只需利用杨董二人矛盾,以请天子移驾许县就粮为借口,必定能将天子接回许县!”
    曹操将那日苏毅的计策,又当众道了出来。
    荀彧恍然省悟,不禁自嘲道:“彧竟没想到,利用杨董二人间的矛盾,实在是惭愧,还是主公思虑周全。”
    曹操干咳几声,表情略有几分尴尬,对荀彧赞叹受之有愧。
    荀彧却又道:“只是,此计若想成功,还需朝中有内应,为主公挑拨离间杨奉和董承才行。”
    曹操眉头不由一凝。
    洛阳那帮朝臣,多为士族名士,对他的出身颇为看轻,想找个愿为他做内应,说话又有份量的朝臣,谈何容易。
    大堂一阵沉默。
    这时。
    亲卫入内,将一道谋士毛玠,从洛阳送来的密信献上。
    半月前,毛玠奉命前往洛阳,以向天子进贡为名,打探朝廷虚实。
    现下毛玠有密信送来,必定是打探到了有用的情报。
    “此间无外人,志才,你念吧。”
    曹操一拂手。
    戏志才便接过密信,当众宣读。
    信中,果然都是一些朝廷形势的信息。
    “符节令董昭,仰慕主公,愿为朝中内应!”
    念到这句话时,戏志才身形一震,蓦然抬头望向曹操。
    曹操眼眸一聚,目光急瞪向戏志才。
    “董昭自愿做曹公内应!”
    当日杨府中,苏毅的那句话,如惊雷般轰响在耳边。
    瞬间。
    曹操和戏志才,二人头皮发麻。
    “主公,董昭竟自愿做内应,这当真是天助主公也!”
    荀彧欣喜道。
    堂中炸开了锅。
    众谋士们,无不为曹操的好运气兴奋。
    议事结束,众谋士退下。
    “这个苏毅,他是如何推算出,董昭会暗中投效我的?”
    曹操盯着那份密报,喃喃自语。
    戏志才未离去,近前叹道:“看来主公与我,皆低估那苏毅了,当日他并非信口开河,此人着实有过人智谋。”
    曹操微微点头,若有所思。
    良久。
    曹操忽然笑问道:“志才,依你看,苏毅此子,可配得上我家节儿?”
    戏志才神色一震,惊道:“莫非主公打算将错就错,有意招苏毅为婿?”
    PS:新书起航,求读者大大鲜花,月票,评价票支持
    PS:加更条件,
    每3000花加一更,
    每600评价票加一更!
    每30月票加一更!
    每4人次打赏加一更!
    加更无上限,敢投就敢爆更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