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尤浑费仲这样,身居高位,又有大权。
    或是主管朝中大小事务。
    或是左右诸侯与朝歌联系。
    他们收点礼,很正常。
    朝歌上下都知道。
    帝辛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但收礼是一回事。
    收礼收到超过朝歌的国库,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更重要的是。
    收诸侯的礼。
    和收君侯的礼。
    那可又是不一样的概念了。
    商朝因为武丁时期的动荡,以至于八百诸侯遍地走。
    最终为了不至于让天下诸侯完全散成一盘沙。
    这才有了四方君侯的出现。
    说白了。
    商朝并非是一个大一统的国。
    而是五个国联合在一起的联盟。
    四方君侯听令于朝歌。
    但也正因为有君侯在,所以经常会有“我臣民的臣民,不是我的臣民”这种尴尬。
    北海七十二路诸侯叛乱,就是这个原因。
    现在西伯侯,北伯侯这两家,给尤浑费仲送的礼。
    甚至超过了这两家正该给朝歌的税。
    这里面的问题。
    就大了去了。
    殷郊挥着手里的册子。
    “其实本太子有一点很不明白。”
    “你们这些当反派的,为什么都喜欢弄这么一个账目。”
    “然后就等着本太子这样正义之士拿到手呢?”
    尤浑和费仲脸色一变再变。
    “假,假的,一定是假的。”
    费仲不由得大叫起来。
    此事要是坐实。
    死的可不仅仅是他。
    他全家都要祭天。
    殷郊笑了笑。
    “那要不这样。”
    “本太子亲自代父皇去费大夫你的家里搜一下?”
    “要是能找出这些账目里的钱财美人,想来就可以证明,这账目是真的了吧?”
    费仲身子摇晃了一下。
    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殷郊又看向尤浑。
    “尤浑总管,你呢?你觉得这账目是真的,还是假的?”
    他一边说。
    一边翻动着手里的账目。
    “说起来,尤浑总管的字,很好啊。”
    尤浑当年能被帝辛发现,并开始提携。
    正是因为他的字写得好。
    在当代,因孝举官,因智举官,因名举官者,比比皆是。
    尤浑这样因字举官者。
    也不在少数。
    尤浑的账目是他自己写的。
    那字体。
    帝辛一眼就能认出来,错不了。
    尤浑连狡辩都做不到。
    他唯一想不明白的,就是自己的账目藏得极深。
    不但有卫士日夜守护,
    甚至还有仙人赐下的阵法保护。
    但就算这样。
    还是落到了殷郊的手中。
    殷郊把几本册子交到帝辛手中。
    “父皇,你自己看着办吧。”
    “对了,梅司徒,记得把你的弹劾奏章交到本太子东宫里。”
    “还有,刚才那些要削掉本太子储君之位的,本太子可都记得你们。”
    “记得一定要让父皇把本太子的储君之位削了啊。本太子等这一天,可是等太久了。”
    殷郊一直不想当什么人皇。
    他从小的梦想就是当武成王那样,以武镇国的大将军。
    他小时候第一次提起这件事,想要把储君之位让给弟弟殷洪。
    打算自己去当下一任武成王的时候。
    被帝辛吊起来打了足足两个时辰。
    但现在。
    他不怕了。
    他放飞自我了。
    有娲皇圣母的弟子,勾陈大帝在身后撑腰。
    还有一位勾陈大帝都敬重的神人托梦。
    殷郊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完成儿时的梦想了。
    殷郊一边说,一边走出九间殿。
    留下百脸懵逼得满朝文武。
    以及一个额头青筋直跳的人皇帝辛。
    ……
    当天。
    尤浑和费仲被抄家。
    与其关系紧密的十数位大臣。
    被牵连砍头的足有八位。
    剩下的要么被贬官,要么被削位。
    九间殿上的空间,一时之间连空气都透着血味。
    但之后应该怎么办。
    众臣全都没个章法。
    派人去给冀州侯解释是肯定的。
    准备着冀州侯铁了心要反的兵力,也是要准备的。
    然而满朝文武都知道。
    冀州侯苏护是个铁憨憨。
    他要不憨,也不至于被尤浑费仲忽悠几句,就反了。
    在朝歌准备兵力的情况下。
    派谁去给苏护解释?
    身份低了,苏护多半不信,说不定脑子一热,直接给砍了。
    选个身份高的,那选谁?要选多高?
    大臣们讨论了三天,没出一个结果。
    这种去了有可能就没脑袋的事。
    有些大臣不敢去。
    有些大臣是大家不敢让他去。
    第四日。
    早朝。
    “臣提议,让太子殿下去。”
    最终提出一个斗胆建议的,是司天监太师,两朝老臣。
    杜元铣。
    其实满朝文武商量了三日,得出的结论就是殷郊去最合适。
    身份足够高,可以让苏护相信。
    身份足够高,可以让苏护不敢砍了。
    但这满朝文武,刚刚把殷郊给得罪了。
    谁敢提?
    梅伯昨天派儿子去给殷郊赔礼道歉。
    现在梅司徒的长子,还被关在太子宫,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呢。
    杜元铣是现在唯一敢开口的。
    因为他曾经是殷郊的老师。
    教授殷郊星象,阵图,同时也讲解最初的圣武道经。
    一直到杜太师打不过殷郊为止。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殷郊身上。
    帝辛看着自己的好大儿。
    “太子,你怎么看?”
    殷郊咧嘴一笑。
    “要我去冀州?好啊。”
    “有个条件。”
    “把我的储君之位给拿了,传给二弟。”
    嘶。
    满朝文武齐齐倒抽一口凉气。
    这特么谁敢答应?
    太子挖出佞臣,不但无过,还有大功。
    这样是去了冀州,安抚下冀州侯,更是大功一件。
    然后立下大功,没有任何过错的太子,被拿了储君的位置?
    这特么要成真了。
    满朝文武集体上吊得了。
    帝辛一瞪眼。
    “你身为太子,为大商操行奔走,是理所当然之事。”
    “安敢如此讨价还价?”
    “冀州之行,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殷郊其实早就想去。
    这种平判安邦的事,可比在东宫抄书要有趣多了。
    “父皇,你真不考虑一下?让洪弟当储君吧。”
    “我当不了人皇,我当人皇多半是个昏君。”
    噗!
    商容,梅伯几个老臣,直接捂住了胸口。
    怎么感觉自从去娲皇宫进香之后。
    太子就越来越放飞自我了呢?
    帝辛操起身边的金瓜,对自己的儿子怒目而视。
    “逆子!”
    殷郊扭头就跑。
    只有最后几句话,飘在九间殿
    “父皇,我这就准备去冀州。”
    “你再多考虑一下,洪弟才是一个好人皇啊。”
    “我只适合当武成王啊。”
    噗!
    这次换帝辛和黄飞虎一起捂着胸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