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着陈海峰的软硬兼施,主动权落到了滨机厂手中。
    经过商议,赵厂长代表滨机厂,提出了一系列的条件。
    弗兰克必须无条件地向厂里工程师,技术员,传授相关的数控技术。
    按时过来工作,不得随意找借口磨洋工。
    人在屋檐下的弗兰克,声音沮丧地表示全盘接受。
    滨机厂的威胁能对公司造成多大的影响,这一点,弗兰克不清楚。
    却清楚能让自己成为业内最大的耻辱。
    别说保不住工作。
    恐怕还会被整个行业封杀。
    一切交代完毕,赵厂长看向马志强。
    马志强笑呵呵地说道:“陈海峰同志,我们有点事情想要和你聊聊,咱们先去办公室,怎么样?”
    随即,三人一同来到厂长办公室。
    马志强将一份清单交给陈海峰,上面是承诺的各种米面粮油。
    “陈海峰同志,看到你,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话,有志不在年高。”
    “我们无可奈何的弗兰克,给你拿捏得老老实实。”
    “要不是遇到你,滨机厂还不知道要受多少钱,吃多大的亏。”
    陈海峰笑着说道:“马总工您客气了,外国人就是这德性。”
    “所谓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在他们身上根本就不适用。”
    “我们表现得越客气,越会被他们当成弱弱客气。”
    说话间,陈海峰继续看着物资清单。
    话说滨机厂确实是家大业大。
    除了米面粮油,其他副食品也有不少。
    仔细想想,其实也不奇怪。
    能买得起进口数控设备,可见效益有多好。
    白糖,水果糖,奶糖,猪肉,带鱼,肥皂,牙膏……
    林林总总,看得陈海峰眼睛都花了。
    这些东西放到商店,起码价值一两百块。
    有钱还不够。
    没有票也是白搭。
    滨机厂是数千人的大厂,里面就是个小社会。
    吃穿用度一应俱全。
    外面难得一见的大白兔奶糖,滨机厂内部也能看到。
    “陈海峰同志,你有文化又年轻,敢想敢干有闯劲,正是我们滨机厂需要的人才。”
    “如果你愿意的话,滨机厂可以给你一个招工名额。”
    眼见时机差不多成熟,马志强道明最终的目的。
    以招工的形式,将陈海峰招滨机厂。
    之前,马志强和赵厂长分析陈海峰劳心劳力地给滨机厂帮忙,十有八九是冲着招工名额去的。
    今年之前,年轻人一共只有三条路。
    成为工农兵中的一种。
    到了今年。
    国家恢复高考,年轻人有了第四条路,考大学。
    不过就算恢复高考,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考上的。
    相比于把握不大的考大学,进厂当工人,还是最佳的出路。
    特别是滨机厂这种职工数千的部属企业。
    远比地方工厂更有前途。
    赵厂长接话说道:“陈海峰同志,马总工可是十分看好你。”
    “认出不出三年,你就能成为滨机厂的技术骨干。”
    这句话的分量绝对不轻。
    等于变相向陈海峰承诺,一旦他来了滨机厂,起码也是个技术员。
    三年以后,更有可能被提拔为技术骨干。
    技术科的领导。
    陈海峰面露苦笑。
    被他人当成香饽饽的招工机会,怎么总往自己身上掉。
    前几日,张君提出帮忙给陈海峰买两个招工名额。
    今日,滨机厂更是直接给名额。
    要是让滨机厂知道,陈海峰偷偷挖他们的墙角,薅厂里电子元件的羊毛。
    两位厂领导,还会不会这么的和颜悦色?
    以为陈海峰是激动得说不出话,赵厂长说道:“国家恢复高考,代表着需要大量有文化的年轻人,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我们滨机厂同样也需要人才,你不用妄自菲薄,你不要觉得不好意思。”
    “是人才,就一定会发光发亮。”
    赵厂长掏出一包未开封的香烟。
    打开包装取出两根,将其中一根递给马志强。
    相处了快一周。
    赵厂长知道陈海峰不会抽烟,因此也就没给他。
    “老马,发挥发挥余热吧。”
    “陈海峰同志进厂以后,由你来带着他,没问题吧?”
    “当然没问题了。”
    马志强点燃香烟抽了一口,笑呵呵地说道:“能在快退休的年纪,为厂里培养出未来的技术骨干,这份工作,我可是当仁不让的。”
    国有大厂的招工名额,进厂就能成为技术员。
    不用跟师傅,直接跟着总工程师身后工作。
    其中任何一点,都能让人乐得挑起来。
    若是几点加在一起。
    激动地晕过后都有可能。
    要知道。
    国有厂的职工和职工有着明显的区别。
    普通人招工进厂,先从学徒工干起,跟着老师傅打下手。
    每月工资二三十块。
    各种苦活累活还要抢着干。
    不然,就学不到技术。
    若是以技术员的身份进厂,等于是古代的鲤鱼跃龙门。
    十年前。
    只有大学生才能成为国有大厂技术员。
    自从高考被废除。
    大部分国有厂的技术员,都是内部培养或者外调。
    想成为技术员,没个十年八年,根本不可能。
    毕竟。
    技术员上面就是工程师,再上面为总工程师。
    马志强亲自带着陈海峰,相当于将陈海峰当成未来的总工程师培养。
    陈海峰面露难色。
    不可否认。
    二人提出的待遇不可谓不优厚。
    甚至都到了羡慕到抓狂的地步。
    “谢谢两位领导的厚爱,我十分珍惜这次机会,但是……”
    一句但是,让马志强和赵厂长大感震惊。
    什么叫但是。
    就是说,陈海峰不想进入滨机厂。
    “陈海峰同志,你可千万不要意气用事啊。”
    马志强连忙将香烟丢到地上踩灭。
    怀疑陈海峰是高兴糊涂,说错了话。
    “马总工,我没有意气用事,我在乡下的家里有妻子,有可爱的女儿。”
    “如果我来滨机厂上班,她们怎么办?”
    “您二位会给第二个招工名额吗?”
    一句话,弄得二人哑口无言。
    不是他们不想给,而是不能给。
    一旦给了,绝对会有人贴他们的大字报。
    或者是向上级反映,二人以权谋私。
    陈海峰懂外语,有技术,帮助滨机厂解决了过个大问题。
    他在乡下的老婆懂什么?
    为了招陈海峰进厂,连带将他老婆也招进来。
    其他人的家属怎么办?
    滨机厂职工里面,老婆,丈夫没工作的一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