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亮剑民用供应商 > 第449章 无奈的选择

第449章 无奈的选择

    八路军的反击,来得比晋绥军想象的更快,也更猛烈。

    就好像他们似乎根本不在乎廖立等人的死活似的。

    但其实那不是不在乎,而是最好的保护方式。

    只有用强大的火力,瞬间摧毁晋绥军的抵抗意志,才能让廖立等人毫发无伤,也可以让晋绥军无暇他顾。

    此时的廖立等人,早就已经蹿到了一旁,示意已经惊呆的老百姓赶紧就地趴下,其余六名战士则端着五六冲,摆出戒备的架势。

    晋绥军在隘口草草修筑的工事如同纸糊的一样,血肉之躯在钢铁风暴前脆弱不堪。

    在狂暴的自动火力压制下,更令晋绥军胆寒的是穿插其中的精准狙杀。

    第一个开枪的钱得贵,在枪声响起的第一时间,脑袋就开了花。

    任何试图组织抵抗的军官、任何操作武器的士兵、甚至任何探头观察的目标,都会被不知从哪个角落飞来的、几乎无声的子弹瞬间夺去生命。

    廖立亲眼看到钱得贵身边的副连长刚举起手枪想指挥,脑袋就像西瓜一样炸开,红白之物溅了他一脸!

    这就是现在八路军的全新战斗方式!

    以往的八路军,因为武器装备紧缺,大多数时候都只能打伏击,还是在放个两三枪之后,就要主动把敌人放进阵地打肉搏战。

    但现在八路军的战术思维已经彻底转变。

    武器装备远没有经历过战斗的老兵重要。

    因为消耗的武器装备可以再补充,老兵可没那么容易补充回来。

    只要能用炮弹和子弹解决的问题,就坚决不上刺刀!

    据传闻,李云龙所率领的新一团,作战方式比之独立团更加狂野。

    一般战斗开始的时候,新一团都是先用火炮洗地的。

    孔捷毕竟是从最困难的时代走过来的,心里还带着一些以前的想法没有彻底改变。

    在他看来,用火炮洗地还是有点浪费,先用火炮摧毁敌人的阵地主要火力点其实就已经够了。

    反观晋绥军,由于失去了泰源的兵工厂,哪怕通过抓壮丁,在短时间内就重新补充了二十五万的兵力。

    但武器装备这些,晋绥军就变不出来了。

    这导致晋绥军的武器装备只能算能看,加上被抓来的壮丁战斗意志薄弱,有许多在炮声响起的第一时间,就缩起了脑袋。

    在绝对火力的碾压下,八路军战士的行动迅捷而高效。

    二营长沈泉亲自带领一个排,装备着清一色的自动武器,如猛虎下山般冲下隘口,直扑被困的晋绥军。

    他手中的武器喷吐着火舌,精准地将几个试图向百姓射击的晋绥军士兵扫倒。

    百姓们从极度的恐惧中惊醒,看到如同天神下凡般冲来的八路军战士,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举起手来,缴枪不杀!”

    八路军战士大声喊着口号,很快就彻底瓦解了所有晋绥军的最后抵抗意志。

    一个个晋绥军抱着脑袋蹲在地上,缩得像是乌龟。

    战斗仅仅持续了不到十分钟,就彻底结束了。

    见威胁已经彻底瓦解,沈泉清晰有力的声音在老百姓身前响起:“老乡们!别怕!我们是八路军!现在已经安全了,各位可以跟随我们的部队一起撤退。”

    在八路军战士的保护下,艰难求生的逃难者们扶老携幼,沿着沈泉指示的道路,顺着山崖一线天的小路,迅速而有序地向东撤离。

    抱着脑袋的晋绥军探头探脑的查看,立刻遭到警戒的八路军呵斥:“老实点,抱头蹲在地上,再敢乱看,别怪我不客气。”

    一名晋绥军大着胆子试探道:“长官,俺们是被抓来的壮丁,俺们不想当兵,能不能放俺们走啊?”

    八路军战士只是疑惑地看了对方一眼:“老实点,等老百姓过去,自然会收拾你们。”

    说话的晋绥军顿时不敢再说话了,一脸委屈地低下了头。

    在八路军的保护下,老百姓顺利通过了一线天,立刻就有早就准备好的八路军后勤处的人负责接待安排。

    这些扶老携幼的百姓,可是八路军继续发展的根基,自然会受到八路军方面的善待。

    随后沈泉和政委廖立重新回到一线天隘口,挨个分辨晋绥军中哪些是被抓的壮丁,哪些又是助纣为虐的顽固分子。

    一个加强连的部队,很快就被处理干净。

    随后有警戒的哨兵来报告,有更多的老百姓,正在向一线天隘口迁徙过来。

    沈泉怕吓到老百姓,立刻让人打扫战场,八路军战士们,重新忙碌了起来。

    一线天的惨败,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晋王的脸上。

    一个加强连的部队,在十分钟内损兵折将,拦截失败,颜面尽失。

    更让他恐惧的是八路军展现出的、完全超出认知的恐怖战斗力。

    硬碰硬显然行不通了,于是晋王和他的幕僚们迅速转向了他们更“擅长”的领域——舆论战。

    总之就是颠倒黑白,恶人先告状。

    有人或许就会问了,晋王难道就不处理手下,安抚一下迁徙的老百姓吗?

    晋王也是实在被逼急了,明知道老百姓被迫迁徙,会极大地影响他的统治,他也没办法了。

    鬼子在晋省的精锐部队被抽调南下,在晋王看来,是重新整备晋绥军的最佳时机。

    他必须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否则等鬼子重新补充完兵力,晋绥军就真的彻底没机会了。

    手下会趁着这次抓壮丁的机会乱来,真以为晋王不知道?

    晋王只不过是信奉水至清则无鱼罢了,否则真要追究起来,谁还愿意给他办事?

    与其现在就死,还不如拼死一搏,总之先把兵力扩充起来再说!

    这就是晋王的想法,也是他最无奈的选择。

    接连的抉择错误和战场失利,早就已经让晋王自身难保。

    但在颠倒黑白这件事上,晋王可是经验丰富。

    次日,由晋王控制的《阵中日报》、《复兴日报》等喉舌,在头版头条上刊登了醒目标题:【赤匪悍然袭击国军,一线天制造血腥惨案!】

    【八路军破坏抗战,伏击我征粮运兵部队!】

    【数百国军将士英勇殉国,司令长官严令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