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魏延引路,吴懿来到河边。
    河边一道白衣身影。
    身形瘦削,站如青松,腰配一柄长剑,远望青山绿水。
    “军师,人带来了。”
    魏延提醒一声然后站到一旁。
    身影顿了下转过身。
    吴懿凝神定眼端详对方。
    第一眼,相貌堂堂。
    再看一眼,太年轻了。
    很难想象,这样的少年郎,真的能在长坂坡七进七出,又在南昌一把火烧尽几十万曹军。
    事迹摆在眼前。
    轮不得你不相信。
    吴懿不敢大意,试探问道:“先生来此有何贵干?”
    秦操言简意赅,“止戈。”
    吴懿听后放声大笑,像是听到什么好笑的事情。
    却见秦操面色淡然。
    双眸平静如一潭死水,只是静静看着吴懿,一句话也不说。
    “哈哈……哈……”
    笑声越来越小。
    吴懿被看得浑身不自在,最后尴尬地笑了两声。
    笑罢,瓮声瓮气质问:
    “你我两家是盟友,当初是先生邀请我主出川抗曹,如今却阻拦我主攻略荆襄,是想背弃盟约吗?”
    这种话也就骗骗小孩。
    诸侯只是响应讨曹檄文号召,一没明文规定盟约,二没合兵一处祭天举行誓师大会。
    所以盟友间全靠自觉。
    当然,吴懿的话也有作用。
    至少从大义层面,不能明目张胆背弃盟友,否则名声扫地。
    “将军此言差矣。”
    秦操轻轻摇头,解释起来:
    “你我并未刀剑相向,何来背弃盟友一说,将军多虑了。
    天子已经下诏,封玄德公为荆州牧,统领荆襄九郡。”
    吴懿一惊,“诏书何在?”
    秦操给魏延一个眼神。
    魏延取来诏书,交给吴懿亲自查验。
    看到诏书最后“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玺印,吴懿手一抖。
    诏书差点脱手而出。
    坏了。
    荆州成了刘玄德地盘。
    也就是说,攻打襄阳就是侵略盟友。
    “嘶~”
    背叛盟约的竟是自己?
    吴懿人都麻了。
    直到魏延抽走诏书,吴懿才回过神来。
    声音中压抑着怒火。
    “先生好深的算计,哄骗我主入荆襄,全在为刘玄德做嫁衣,今日之事,我会如实禀告我主,告辞!”
    狠狠瞪了秦操一眼,吴懿心知无法挽回,干脆利落转身便走。
    “将军想无功而返?”
    清冷的声线传入吴懿耳中。
    吴懿脚步顿住。
    沉寂半晌开口:“先生何意?”
    秦操反问,“汉中如何?”
    话音未落,吴懿忽的转身,面上难掩惊诧之色。
    听这话的意思,像是要帮他取汉中。
    刘璋与张鲁仇深似海。
    当年刘焉派张鲁打汉中,张鲁打下汉中后自立。
    彼时刘璋继位。
    哪能忍得下这口气,立刻杀了张鲁的母亲和弟弟。
    双方至此争斗不休。
    刘璋做梦都想除掉张鲁,占据汉中这块兵家必争之地。
    吴懿仍觉得有些不真实,“我少读书,先生不要骗我。”
    这话引起魏延不满。
    军师何时骗过人。
    “废话,”魏延冷哼一声,“军师向来言出必行。”
    一众护卫怒目而视。
    见此,秦操不以为意,将计划娓娓道来:
    “张鲁从上庸出兵,集结兵马三万攻占新野,进逼樊城。
    又从汉中调运兵马、粮草。
    如此,汉中势必空虚。
    将军若轻装简行奇袭,定能一战夺取汉中,此等泼天大功,比起攻占襄阳孰重孰轻,将军应该知道。”
    吴懿当然知道。
    襄阳距益州山高路远。
    远没有汉中战略价值大。
    吴懿却是惊疑不定,“先生为什么不自己取汉中?”
    “唉~”
    秦操叹了口气,“玄德公尚需稳定荆州,取汉中分身乏术。”
    这个回答吴懿勉强接受。
    又提出问题:“张鲁的三万兵马若回援,汉中仍不好取。”
    秦操淡淡道:“你我两家是盟友,自当守望相助,我会帮你拖住。”
    话说到这个份上,后顾之忧结解决,吴懿再无疑虑。
    于是做出保证:“等先生动手后,我即刻撤出襄阳。”
    秦操点头,“一言为定。”
    “告辞。”
    吴懿抱拳郑重拜下。
    接着迈着轻快脚步离开。
    脚步声逐渐消失。
    确认四周无人,魏延压低声音:“汉中乃兵家必争之地,军师即便自己不取,也不能让刘璋所得。
    还不如留给张鲁,至少张鲁手下无强将、谋士,日后必亡。”
    “说得不错。”
    对魏延这份战略目光,秦操首先表示肯定,接着表示否定。
    “可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若此时不趁机除去张鲁,张鲁投降曹操更麻烦。
    而且张鲁是五斗米教天师。
    政教合一,民心所向,玄德公若得汉中,杀还是不杀?”
    上辈子听过不少传闻,秦操深知政教合一有多麻烦。
    杀张鲁,汉中民众必反。
    不杀,民心向着张鲁,如有猛虎在侧,令你寝食难安。
    “原来如此。”
    魏延有所明悟。
    当即请战:“末将愿提轻骑一千,直袭新野破贼。”
    秦操嘴角微扬,“张鲁也是盟友,怎能对盟友痛下杀手。”
    魏延闻言秒懂。
    换句话说,不是盟友就能下杀手了。
    军师还真是心善啊。
    当天下午,秦操书信一封,派人加急送往江夏。
    ……
    两日后。
    信件送到江夏。
    刘备看完信,召集群臣议事。
    等群臣到场后,刘备将信件交给诸葛亮。
    诸葛亮看完传给关羽。
    一番传阅后,信件回到刘备手上。
    刘备拍拍信件直入主题:“军师与吴懿达成协议,引吴懿取汉中,顺势灭除张鲁,诸位有何意见?”
    “某有意见!”
    张飞大声宣示不满,“某为大哥立过功,为小秦先生流过血,为什么不让某做先锋,某不服。”
    说完瞪着对面一人。
    此人正是于禁。
    秦操信中强调,此次作战,主力是于禁的开垦军团。
    关羽丹凤眼微眯。
    隐隐含着一丝不满,却没有当场发作。
    屋内静默无声。
    气氛有些许凝重。
    诸葛亮摇扇轻笑,“子御既然这样安排,必有他的用意。”
    刘备搭茬:“有何用意?”
    诸葛亮顺势开始解析:
    “用意有三。
    其一,江夏主力军尚在休整,能出战的唯有开垦军团。
    其二,张鲁是主公盟友,主公不可破坏盟约,需示敌以弱,引诱张鲁来攻,开垦军团正合适。
    其三,主公入主荆州在即,开垦军团打出名气,方能震慑世家,便于日后种遍荆州。”
    种遍荆州啊……
    诸葛亮说出这四个字后,眉间笼罩起一层阴云。
    那句“吾一力担之”,犹在耳畔回响。
    子御……真要拔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