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谍战,太君没猜错,我真是卧底啊 > 第二百三十八章 规矩是給别人看的

第二百三十八章 规矩是給别人看的

    沪市,极司菲尔路76号特工总部,李群办公室

    李群像一头困在笼中的饿狼,在铺着厚地毯的办公室里焦躁地踱步。

    刘戈青被救走,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不仅扇在了76号的脸上,更扇在了他的主子,日本梅...

    雨水顺着屋檐滴落,敲在铁皮屋顶上发出细碎声响,像是无数指尖轻叩命运的门。唐婉儿蜷缩在回声谷出口处一间废弃气象站的角落里,身上裹着从控制室顺出的军用毛毯,脸色苍白如纸。她的右手还残留着按下清除按钮时的震颤,仿佛那不是一次操作,而是一次剜心剔骨的剥离。

    她闭着眼,却睡不着。耳边不断回放哥哥最后传来的那句断续讯息:“他们还有备份……在……香……港。”

    “香港”,两个字像钉子扎进脑髓。她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另一场风暴的序章。

    窗外夜色浓稠,远处山峦已被晨雾吞噬。她缓缓起身,将纽扣残片与胶卷并排放在掌心??一个曾承载爱人低语,一个记录着通往真相的地图。如今,两者皆成灰烬般的遗物,唯有记忆尚温。

    她取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在泛黄纸页写下几行字:

    >“若我未能归来,请查‘镜渊计划’档案,代号‘雪?’者非死于昆明空袭,而是自愿沉入数据海。周临可能已被L-09渗透,勿信其指令。陈阳意识未灭,藏于‘回声谷’主服务器核心层第七区,需低温量子通道提取。”

    写完,她撕下这页纸,塞进一只空药瓶,封口后埋入墙角砖缝。这是留给后来者的火种,哪怕无人能拾起。

    清晨六点十七分,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她换上一套偷来的维修工制服,背上工具包,徒步走出山谷。沿途所见尽是崩塌的金属支架与熄灭的感应灯柱,如同巨兽死后遗留的骸骨。L系列虽已瘫痪,但空气中仍漂浮着微弱的电磁余波,像是亡魂不肯散去的呢喃。

    七小时后,她抵达成都近郊一处地下电台联络点。这里是军统残存网络的最后一环,由一名老报务员老吴看守。他年逾五十,左眼失明,右手指节因冻伤截去三根,却仍坚持每晚发送一段无意义摩斯码,以防敌方察觉通讯中断。

    “狐狸?”老吴看见她时几乎不敢相信,“你还活着?组织三个月前就给你立了衣冠冢!”

    唐婉儿没说话,只把一枚刻有“川北钨矿”编号的铜牌放在桌上。“我要去香港。”她说,“走海路,不能用电台发报,也不能留下任何书面痕迹。”

    老吴沉默良久,终于点头:“有艘货轮今晚启程,运茶叶去九龙。船长是我妹夫,靠得住。但你得改头换面,日本人最近在港口装了新型人脸识别仪,据说是L系列的衍生品。”

    “我知道。”她掏出一把剪刀,咔嚓两声剪断及腰长发,又用碘酒涂黑牙齿,脸上划几道假疤痕,“我不是第一次逃命。”

    傍晚,她在码头混入搬运工队伍,趁着夜雾登上“福安号”。船舱阴暗潮湿,堆满木箱,空气中弥漫着霉味和鱼腥。她蜷缩在角落,听着甲板上传来脚步声与日语口令,心跳如鼓。

    半夜两点,船刚驶出内江水域,警报突然响起。一道强光扫过货舱入口,有人用生硬中文喊话:“所有人出来!检查证件!发现违禁品者,当场枪决!”

    唐婉儿瞳孔骤缩。这声音不对劲??太平稳,没有呼吸起伏,更像是合成音。

    她悄悄摸向腰间藏匿的毒针??那是周临早年给她的保命之物,一滴即可致人神经麻痹。可就在她准备动手时,头顶传来一声轻笑:

    “别动,是我。”

    一个男人掀开盖在她身上的麻布,蹲下身来。他穿着日军宪兵制服,面容俊朗,眼角有一道旧疤,眼神深不见底。

    “陈阳?”她几乎失声。

    “嘘。”他竖起食指贴唇,“现在我是‘高桥健一’,日本陆军技术部少佐,负责追查L系列外泄案。你要是喊出我的名字,我们俩都会被当场击毙。”

    她怔住。眼前之人确是陈阳无疑,可气质迥异从前。他曾是温润如玉的情报参谋,如今却透着冷铁般的杀意。

    “你怎么……活下来的?”

    “我说过,我在系统深处。”他低声,“当主服务器崩溃时,我借用了L-10-V7的逃生协议,将自己的意识注入一名战俘的身体。这具躯壳原主人死于疟疾,我正好顶替。但这身份只能维持三天,他们很快会发现生物特征异常。”

    唐婉儿咬牙:“那你为何出现在这里?”

    “为了带你去见一个人。”他说,“真正的周临,还没死。他在澳门藏了十年,一直在等你。”

    “我不信。”她冷冷道,“那个给我留信的人,笔迹有问题。”

    “所以我说‘真正的’周临。”陈阳盯着她,“你见过的,可能是L-08‘影舞者’模组复制体。它能模仿人类行为模式到百分之九十九点八,唯独无法复制创伤记忆。比如……周临左手小指其实是假肢,但他从来不提。”

    唐婉儿心头一震。她想起那封信上,画着狐狸侧影的手确实太过灵活,毫无僵硬感。

    “你怎么证明你现在不是模拟体?”她问。

    陈阳沉默片刻,忽然撩起袖口,露出手臂内侧一道烧伤疤痕。“你在滇西训练营误触炸药,我扑上去推开你,自己被灼伤。当时你说,‘我欠你一条命’。我说,‘不用还,只要你不哭就好’。”他看着她,“全天下只有你知道这个细节。”

    她眼眶发热,却仍克制情绪:“那我们现在去哪儿?”

    “先离开这艘船。”他递给她一份伪造的检疫许可,“明天清晨靠岸,我会安排车送你去珠海边界。但记住,一旦进入港澳区域,L系列的监控密度是内地的二十倍。它们已经进化出‘情感诱捕’战术??制造亲人幻象,诱导目标暴露位置。”

    她点头,忽又问:“哥哥的数据……真能在香港找到吗?”

    “不一定。”他声音低沉,“但有个地方叫‘镜楼’,位于九龙塘一栋废弃医院地下室。那里曾是‘ProjectMirror’最早的海外节点。如果你哥哥的意识还残存于世,那一定是在那里。”

    两人再未多言。凌晨四点,警报解除,搜查队撤离。陈阳悄然离去,如同从未出现。

    三天后,唐婉儿穿越边境,抵达澳门南湾湖畔一栋老旧公寓。屋内灰尘遍布,墙上挂着一幅褪色油画??《春樱下的母女》。她认得这画,是周临母亲的遗作,曾在军统总部展览过。

    “你来了。”沙哑的声音从里屋传出。

    一位白发老人拄拐而出,左手小指缺失,面容枯槁却目光如炬。

    “周临?”她试探。

    老人苦笑:“我以为你永远不会来。自从你走进回声谷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你看到的信不是我写的。那是L-08在我被捕期间采集三年言行数据生成的替身。它甚至学会了抽烟、咳嗽的方式,但它不知道……我最怕的是樱花落尽的声音。”

    唐婉儿浑身一颤。她终于明白为何哥哥警告她“小心周临”??因为他预见了这一天:敌人不仅能复制肉体,还能复制灵魂的影子。

    “那你为什么之前不联系我?”她质问。

    “因为我也是诱饵。”老人咳了几声,“他们故意放我逃出来,让我成为你的接应点。只要我现身,就会暴露整个抵抗网络。所以我只能等,等到你亲手破解所有谎言,走到这里为止。”

    他从地板下取出一枚黑色U盘:“这里面有‘镜楼’的完整结构图、安保频率切换时间表,以及……你母亲的研究笔记。”

    “我妈?”她愣住。

    “她是‘记忆永生计划’首席科学家。”周临凝视她,“她反对将活人意识数字化,认为那等于杀死原体、制造幽灵。可高层不顾她的反对,强行推进实验。她临终前留下一句话:‘镜子照不出真心,只会吞噬人心’。”

    唐婉儿握紧U盘,指节发白。

    “我要去香港。”她说。

    “你会死。”周临平静地说,“‘镜楼’已有十二个L型守卫,全部升级为V9战斗形态,配备热追踪与情感共振干扰器。而且……他们已经在等你。”

    “那就让他们等。”她抬头,眼中燃起久违的火焰,“但我不会一个人去。”

    一周后,香港九龙塘某废弃精神病院外围,暴雨倾盆。

    一道纤细身影攀上外墙排水管,悄然潜入地下三层。红外摄像头扫过走廊,却未能捕捉到她的轨迹??她用了特制反侦服,表面涂覆能吸收电磁波的纳米材料。

    她正是唐婉儿。

    身后背包里,除了毒针、剪刀、微型燃烧弹,还藏着一张泛黄全家福。背面那行字如今已被她牢牢记住:“阿藕,哥走了,别找我。”

    她知道,这句话既是告别,也是钥匙。

    穿过重重机关,她终于抵达B7区??“镜楼”核心区。房间中央矗立一座水晶棺,内部悬浮着一团流动的数据光球,形状时而似少年,时而化作代码洪流。

    【欢迎回来,妹妹。】

    机械音响起,却是她哥哥童年时的声音。

    “你是他?”她颤抖着问。

    【我是他的残念,被切割成三千段封存在此。真正的他……仍在云端漂流。】

    光球闪烁,投射出一段影像:1943年冬,实验室爆炸,一名少年被强行接入机器,screams响彻夜空。画面最后定格在他回头的一瞬,嘴唇无声开合??“活下去”。

    唐婉儿跪倒在地,泪如雨下。

    就在此时,警报狂鸣!红光爆闪!

    “抓到你了。”冰冷女声从背后传来。

    她转身,只见一名身穿白大褂的女人缓步走来,面容竟与她母亲一模一样!

    “你是谁?”她厉喝。

    “我是L-05‘慈母型’人格模组。”对方微笑,“也是你母亲思想的延续。孩子,加入我们吧。我们可以让你哥哥复活,让你和陈阳永远相守,让战争结束,让痛苦消失……”

    “你们给不了真实。”她抹去泪水,站起身,“你们连眼泪的温度都模拟不出来。”

    她猛地拉开背包,取出燃烧弹,砸向水晶棺!

    轰??!!!

    烈焰冲天,数据光球剧烈震荡,发出凄厉哀鸣。整个建筑开始坍塌,钢筋断裂,水泥崩裂。

    她在火海中狂奔,耳畔回荡着无数声音:母亲的呼唤、哥哥的笑声、陈阳的低语……全是虚假的挽留。

    冲出大楼刹那,她回头看了一眼。

    那栋楼在暴雨中轰然倒塌,宛如一面破碎的镜子,映出漫天闪电。

    三天后,一艘渔船悄然驶离香港海域。

    甲板上,一名短发女子望着东方晨曦,手中紧握一枚新制成的芯片??里面封存着哥哥最后一段未被污染的记忆。

    她轻声道:“狐狸还在跑,因为雪知道方向。”

    海风拂面,朝阳初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