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 第62章 拿到千万级国家重点项目!

第62章 拿到千万级国家重点项目!

    报告结束。

    参会的学者们都在谈论张明浩的研究,谈论着‘一晚上出成果’奇迹般的速度。

    马建泽也是话题人物之一。

    张明浩用真正的研究成果,证明了他们的评分系统确实有可取之处,针对类似的言论,马建泽听了是什么心情就不清楚了。

    在参会学者们还在讨论的时候,张明浩、孟国庆等人,已经收拾行李在赶飞机了。

    最后一天都是各类研讨会,和他们也没有关系。

    他们提前离开了。

    在回去的路上,孟国庆三人发出了和其他学者同样的感慨,“你天才的过分了吧?把马建泽的评分系统套用在方程计算上,我想都没想过……”

    “杜彬院士是对你赞不绝口,下午的时候还拉着我说个不停,他还提出想让你毕业后去首都大学。”

    黄明则叹道,“所以说,昨天晚上,我们喝酒睡下了。那点时间,你就做了个能上报告的成果?”

    张明浩摸了摸后脑勺,笑道,“马建泽把评分系统仔细讲了一遍,我只是感觉能用,就嵌套在了方程求解的修正上。”

    “能嵌套也很厉害!”

    薛凤柱扯着嘴角道,“哪怕让我嵌套,我也嵌套不了,里面涉及到影响因素的逻辑太复杂了。”

    “光是那些逻辑梳理就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再做一个完善的系统,即便有了明确的方向,短时间也做不出来。”

    孟国庆、黄明都认同的点头。

    孟国庆叹道,“不管怎么说,这次你来参会很成功……”

    “出了大风头,让很多人都记住了你,你以后放在国内数学界,也算是个小名人。”

    张明浩听着笑了笑,他对成名并不在意,他更在意系统数值上变化——

    【思维:82。】

    【身体:65。】

    【学术名望:1343。】

    【财富:约202万。】

    在参加会议之前,学术名望的数值是七百多。

    现在都是涨到了‘1343’,近乎增加了一倍,而且数值还在不断上跳,持续增长还没有停下来。

    之前他对于学术名望代表什么并不清楚,只知道发表论文、成果,对应数值就会有所提升,而名气提升带来的提升并不大。

    现在有点明白了。

    学术名望和‘其他对自己学术能力的评价’存在直接关系。

    会议上,他并没有完成什么重大成果,就只是把其他人的研究方法,嵌套在了自己的研究上,修正最终计算结果使其更加准确。

    这样的研究成果,怎么想也不可能让学术评估数值一跃上涨一倍之多。

    所以相关联的只能是‘其他对自己能力的评价’。

    在听报告的过程中,他指出了张华教授的研究问题,否定了马建泽的研究成果,还以对方研究的方法,用了一个晚上时间完成了自己的研究。

    这些都是‘学术能力’的表现。

    学术能力数值大涨是个好消息,系统能力的升级,需求的学术名望达到1000点。

    现在,达标了!

    那么剩下的一项就只有身体了,身体评估属性还差五点。

    五点,也不容易。

    “决定了!”

    “等回去以后,放一段时间假,每天坚持锻炼身体!”

    “要当一个运动健将!”

    ……

    凌晨时分,飞机降落在江州机场,四人一起打车回了江州市区。

    张明浩去了租住的房子,他悄悄的进门把行李放在一边,躺在床上大睡了一觉。

    再醒来的时候,浑身的疲惫已经消解。

    时间已经九点钟,他马上爬起来出门锻炼身体,路上还查了一大堆锻炼身体相关的攻略。

    包括并不限于‘多做无氧运动’、‘运动要适中不能疲惫’、‘多宅多睡健康长寿’,等等。

    看了一大堆攻略以后,他发现每一个说法都有道理,好多道理却相互矛盾。

    最后,还是选择了跑步。

    在临近暑期时间,顶着酷热的太阳围着操场跑上几圈感觉很不好。

    “以后跑步,只能赶在清晨,赶在太阳刚升起的时候……”

    “其他时间去健身房更适合。”

    天气是个大问题。

    张明浩跑了几圈,感觉皮肤都要黑上一圈,他拖着浑身的汗水去吃了点东西,又被一个电话叫到了光学研究所。

    王志刚教授又来了。

    他带了两个不认识的人,还是来谈隐形球技术的问题。

    当走进光学研究所,王庆新顿时把他拉到了接待室,然后很自觉的关门离开。

    王志刚三人在接待室。

    谭延明和孙雯也在。

    谭延明见张明浩浑身大汗淋漓的样子,好奇问道,“你这是?”

    “跑步!”

    “跑步?”

    谭延明朝窗外看了一眼太阳强度,扯着嘴角叹了一声,“年轻真好”,他绝对不会顶着太阳去跑步。

    张明浩秀了一下胳膊肌肉,笑道,“皮肤晒得黑点,健康。”

    其他几人审视一下自己,顿时感到了自卑。

    算了!

    不能和小年轻比!

    谭延明轻咳一声,赶紧回归正题,他帮忙介绍了其他两人。

    一个是来自光学与仪器物理研究所周立平教授,另一个是科技部的官员赵英华主任。

    在相互认识以后,赵英华开口道,“专家组评估认为,你们的隐形球技术相当有创新,也有研发价值。”

    “所以,科技部方面决定对你们的研究进行资助……”

    张明浩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听赵英华继续说起了两个重要决定。

    一个是研发奖励。

    科技部决定奖励张明浩个人一百万元,奖励孙雯二十万元,并以研发贡献记入档案。

    第二就是隐形球后续研发会列入国家重点项目,科技部会直接拨款进行资助。

    “大手笔啊!”

    张明浩和孙雯对视一眼,都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个人奖金、研发贡献记入档案!

    项目被立为国家重点,也就代表经费的事情好谈了。

    接下来谈的也是经费问题。

    赵英华是代表科技部来的,王志刚和周立平则是要对研究更了解,才能去对所需经费做个评估。

    张明浩说起了研究的实验需求。

    孙雯、谭延明则对需要的资金进行预估,他们当然会尽量要到更多的经费。

    科研项目,经费永远是不嫌多的。

    有充足的经费支持,才能做更多、更精细的实验,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研究也就会更加顺利。

    接待厅的商谈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谭延明、孙雯以及张明浩提出的要求是‘资助期三年,需求经费不低于800万’。

    同时,他们还要求添加一台高精度光学设备。

    设备的订购价大概在300万左右,需求总经费额就达到了一千一百万。

    王志刚一行人并没有给出明确回复,他们明确的就是给张明浩、孙雯奖金,以及项目直属科技部。

    至于最后拨款的经费数额,还是要开会再讨论决定,涉及千万级的重点项目不可能简单一谈就敲定。

    不管怎么样,项目基本是定下了。

    等王志刚三人离开后,谭延明也不由得笑了出来,“我估计,最终的经费不会少于六百万。”

    “其他研究所也有类似的项目,科技部直属,实际上,是上级部门或者军-方需要这个技术。”

    “经费问题,其实也和买东西一样,讨价还价,他们想少出钱,我们想多要经费,划拨经费的具体比例,就要看上级部门对研究的重视程度了。”

    如果不重视,砍掉项目当然也无所谓。

    重视,肯定会大力支持。

    孙雯也非常兴奋,一方面是分到了高额奖金,另外,以后的实验不会再为经费发愁,她一跃成为所里经费最充沛的研究员。

    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穷鬼,忽然变身成了有钱人。

    一个字,爽!

    等说完了项目经费的事情,谭延明拉着张明浩说起了其他问题,“项目被划为国家重点,以后一定要专心的做。”

    “下个学期,你完成毕业论文,来光所专心做项目吧。”

    张明浩顿时摇头,“院长,您放心吧,我肯定好好做项目,但对我来说,隐形球、隐形衣就只是感兴趣,闲余时间附带做一下。”

    他赶紧澄清,“我可没打算一辈子研究光学。”

    “其实,我还是对电磁学感兴趣,尤其是我的实验,‘电磁干扰流动性’,也许会成为物理学的新方向。”

    谭延明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了。

    隐形衣,只是闲余时间附带做一下,然后研究出隐形球,还成了科技部重点支持的项目?

    他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问道,“你下一步打算做什么?”

    “下一步……”

    张明浩挠挠头,“应该会参与我们实验室的研究吧?”

    “快放暑假了,实验应该也不会持续太久,估计会停两、三个星期,教授们要休息,学生也要放假。”

    “我决定也给自己放个假,好好锻炼下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