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立于不败之地(第1/2页)
“那些王公贵族就算想煽动他们来反抗我们,恐怕也是有心无力了。”
“因为没有人会跟自己的生活过不去。”
“我们不仅要用商品占领他们的市场,更要用生活方式去同化他们的人民。”
“等到他们的百姓都离不开我们大晋的商品时。”
“那片土地,也就离不开我们了。”
顾炎武这番话虽然没有刘启说得那么宏大。
但却更加的一针见血。
他用最朴素也最直接的商业逻辑,完美地解答了杨博提出的那个看似无解的难题。
让在场的所有官员都感到了一阵脊背发凉。
他们发现,原来这些他们一向看不起的商人。
脑子里想的东西竟然是如此的可怕。
杀人不用刀,诛心不见血。
这种用利益去腐蚀,用生活去同化的手段,比直接用军队去征服还要歹毒一百倍。
刘启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没有选错人。
这个顾炎武天生就是干这个的料。
他就是一把最锋利的刀,足以帮自己劈开通往世界之巅的所有障碍。
“好,说得好。”
刘启站起身亲自走下台阶,将顾炎武扶了起来。
“从今天起,你就是我大晋的海外贸易总署署理大臣,官居一品,位同三公。”
“朕给你最高的权力,给你最大的支持。”
“朕只要你,给朕一个结果。”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顾炎武的声音已经带上了一丝激动到难以抑制的颤抖。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人生将彻底被改写。
整个大晋的,不,是整个世界的历史,也将因为他而翻开全新的一页。
而那些跪在地上的老臣们则彻底地陷入了绝望。
他们知道一个属于他们士大夫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一个由皇权和商业资本所共同主导的全新的,也是他们完全无法理解的时代。
已经来临了。
他们就像一群被遗弃在沙滩上的前朝遗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代的巨轮从他们身上无情地碾过。
而他们连一丝反抗的力气都没有。
退朝之后,刘启单独留下了顾炎武。
君臣二人在御书房里又密谈了整整一个下午。
没有人知道他们具体谈了些什么。
只知道当顾炎武从御书房里出来的时候,他的脸上带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兴奋。
而他的手里还多了一样东西。
一张由皇家银行签发的,额度为十亿龙元的空白支票。
刘启给了他前所未有的信任和支持,甚至允许他先斩后奏。
顾炎武也没有辜负这份信任。
他回到江南之后,立刻就展现出了他雷厉风行的一面。
三天之内,他就从江南商会里抽调了上千名精兵强将,组建起了海外贸易总署的草台班子。
七天之内,他就制定出了一套详尽到每一个细节的,针对泰西各国的“贸易战”计划。
半个月后,一批满载着大晋各种廉价商品的船队。
就从松江府的港口扬帆起航,浩浩荡荡地驶向了遥远的泰西大陆。
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正式打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百四十一章立于不败之地(第2/2页)
而此时的刘启却好像把这件事给忘了。
他没有再过问海外贸易总署的任何事情,而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另一件事情上。
能源动力研究所,也就是内燃机的研发。
在他看来,商品倾销、资本输出这些都只是术的层面。
真正能够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文明最终高度的,还是科技。
只有掌握了最核心的科技,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而内燃机就是开启下一个科技时代的钥匙。
谁先掌握了它,谁就掌握了未来,研究所里,气氛紧张而又热烈。
阿利斯泰尔那群泰西顶尖的科学家,现在已经彻底成了刘启的狂热信徒。
他们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围在刘启的身边,听他讲解那些超越时代的物理和化学知识。
每一个公式、每一个定律都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让他们对自己过去所学的那些东西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
“老师,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燃料的压缩比越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就会越高?”
年轻的罗伯特举着手里的设计图,满脸困惑地问道。
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他好几天了。
按照传统的理论,过高的压力应该会导致能量的损耗才对。
刘启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在黑板上画下了一个坐标系。
“你看这个压容图。”
他用粉笔在图上画出了一条封闭的曲线。
“这代表了一个理想的奥托循环。”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在一个循环过程中对外所做的净功,等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净热量。”
“也就是这条曲线所包围的面积。”
“而提高压缩比,就相当于在保持吸热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了这个面积。”
“所以循环的净功就会增加,热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刘启的讲解深入浅出,清晰明了。
罗伯特瞬间就茅塞顿开,“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他兴奋地大叫起来,“原来是这样,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老师,您真是个天才。”
其他人也纷纷投来了敬佩的目光。
在他们眼里刘启已经不是一个君主,而是一个无所不知的科学之神。
然而,就在这片和谐的学术氛围中,却有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了起来。
“恕我直言,殿下。”
开口的是一个新来的,来自法兰西的化学家,拉瓦锡。
这个人在化学上的地位,相当于物理世界的牛顿那样顶尖。
整个元素周期表概念,正是由他一手打造出来的。
在这些泰西来的学者当中,他也是剩下最后一个还没被刘启“劝服”的家伙。
“您刚刚讲的那个理论,听起来是天衣无缝,可惜忽略了一个最基础的环节。”
“具体是什么问题?”
刘启来了兴趣,盯着他直接开问。
“爆震。”拉瓦锡一字一顿地说出口。
“我研究时发现,只要燃料和空气在气缸里混合得太厉害,一压过头,就很容易自己点起来。”
“这玩意一旦自燃,冲击力特别大,分分钟就能把发动机炸成废铁。”
“这个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爆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