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 第八十四章 意外的访客

第八十四章 意外的访客

    在设计改完之后,具体跟刘厂长约定的时间还有五天。郑昊无聊的在厂里四处转悠。

    省石化机厂确实比东风厂规模大,各种设备也更先进。

    他先去了压力容器车间,看到几台巨大的德国进口设备正在作业。

    “这些设备都是前几年从东德进口的。“一旁工作的周师傅介绍道,“花了不少外汇。“

    郑昊仔细观察着这些设备,前世也参与过这类设备的研发,知道这种压力容器的一些常见问题。

    不过他决定还是再等等,这么锋芒毕露不见得是好事

    正在参观时,厂里的广播突然响起:

    “刘厂长请立即到办公室接电话,有紧急情况。“

    周师傅一愣,“会是什么紧急情况?“

    没过多久,就看到正在车间巡视的刘建华匆匆跑向办公楼,脸上带着紧张的神情。

    半小时后,整个厂里都开始忙碌起来。

    各车间主任被紧急召集开会,工人们议论纷纷。

    “出什么事了?“郑昊问一个路过的师傅。

    “听说是省厅来电话,有什么重要的事。“师傅摇摇头,“具体不清楚。“

    下午两点,刘建华的秘书找到了郑昊。

    “小郑,刘厂长请你马上去办公室。“

    郑昊来到办公室,发现除了刘建华,还有几个不认识的厂领导。

    “小郑,坐。“刘建华指了指椅子,神情有些凝重,“有个紧急情况需要你帮忙。“

    “什么情况?“

    “是这样的,“刘建华解释道,“我们厂去年从东德进口了一批压力容器设备,最近发现有些技术问题。德方派了三个专家明天上午就要到我们厂来。“

    郑昊点点头,“这是好事啊,有问题德方负责解决。“

    “问题是...“刘建华苦笑道,“我们没有德语翻译。省里原本安排的翻译临时有急事,要后天才能到。“

    “那就推迟一天啊。“

    “推迟不了。“另一个厂领导插话道,“德国专家的行程已经定死了,明天必须来。而且这件事省里非常重视,绝对不能出差错。“

    刘建华看着郑昊,“那天王厂长跟我炫耀你时,提到你会德语。能不能临时帮个忙,当个翻译?“

    郑昊故意犹豫了一下,“我的德语水平一般,主要是能看懂技术资料,口语交流...“

    “你试试,“刘建华恳切地说道,“我们真的没办法了。省里那边压力很大,如果明天出了问题,整个厂的名声都要受影响。“

    “那...我试试吧。“郑昊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不过我不保证完全准确。“

    “没关系,有你在总比没有强。“刘建华松了一口气,“今天晚上你好好准备一下,我让技术科把相关的资料都给你。“

    晚上,郑昊在宿舍里翻看着厚厚的技术资料。

    这些德国设备的说明书、技术参数、维护手册等等,全都是德文原版。

    “还好我的德语底子扎实。“郑昊暗自庆幸。

    前世他工作时,接触过不少进口设备,跟国外的技术专家也时长沟通,口语翻译不是啥大问题。

    而且70年代的技术术语相对简单,不像后来那么复杂。

    他一边看资料,一边回忆前世接触过的类似设备。

    压力容器这种设备,常见的问题无非是焊缝质量、材料疲劳、密封性能等几个方面。

    德国人的技术虽然先进,但在实际应用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

    “明天就看德国专家具体提什么问题了。“郑昊合上资料,准备休息。

    第二天一早,整个石化机厂都紧张起来。

    厂门口拉起了横幅:“热烈欢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技术专家莅临指导“。

    刘建华一大早就在厂门口等候,郑昊也被要求穿上了最整齐的工作服。

    上午九点半,一辆黑色的伏尔加轿车驶进了厂区。

    车上下来三个外国人: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戴着黑框眼镜,一看就是技术专家的模样;另外两个相对年轻一些,手里拿着各种仪器箱。

    “欢迎,欢迎!“刘建华连忙上前握手。

    领头的德国专家看了看四周,用德语说了一句什么。

    郑昊立刻上前,用流利的德语回答:“汉斯·穆勒博士,欢迎您来到石化机厂。我是郑昊,今天为您担任翻译。“

    德国专家明显一愣,没想到这个年轻的中国人德语说得这么标准。

    “您的德语很好。“穆勒博士用德语称赞道,“在哪里学的?“

    “自学的。“郑昊流利的地回答,“我们工人热爱学习。“

    旁边的刘建华虽然听不懂德语,但看到德国专家脸上的表情,知道郑昊的表现不错,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

    “额,德国专家说的什么?“刘建华问道。

    “他夸我德语不错。“郑昊翻译道,然后转向德国专家,“博士,这位是我们的刘厂长。“

    穆勒博士与刘建华握手,“很高兴见到您,刘厂长。我们今天来主要是解决压力容器的技术问题。“

    郑昊立即翻译给刘建华听。

    “请问具体是什么问题?“刘建华通过郑昊询问。

    “在最近的检测中,我们发现其他省有两台压力容器的焊缝出现了微裂纹。“穆勒博士严肃地说道,“因此我们决定都检查一遍。“

    郑昊翻译完,刘建华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焊缝裂纹可不是小问题,万一出了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想先实地检查一下设备,然后制定处理方案。“穆勒博士继续说道。

    “没问题,我们马上去车间。“刘建华通过郑昊回答。

    一行人向压力容器车间走去。

    路上,穆勒博士突然用德语问郑昊:“你除了翻译,还懂技术吗?“

    “懂一些。“郑昊谦虚地回答,“主要是机械加工方面。“

    “很好。“穆勒博士点点头,“这样沟通起来会更准确。“

    郑昊心里暗笑,如果这位德国专家知道自己对压力容器的了解可能比他还深,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

    但现在,他只是一个20岁的翻译,还是低调一些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