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九零带崽寻亲,被绝嗣大佬宠疯了 > 第198章 废寝忘食

第198章 废寝忘食

    他重新看向孟听雨,眼神郑重无比。

    “听雨,你虽然不是在云家长大,但你身体里流淌的,是云家最纯正的血脉。你对医道的理解,甚至超越了云家历代先祖。”

    “从今天起,云家,将倾其所有,助你。”

    孟听雨的心微微一动。

    她知道,这句承诺的分量。

    云百草站起身,走到院落一侧,那里有一扇不起眼的月亮门,门前被繁茂的藤萝遮蔽,显得格外隐秘。

    老人从怀中取出一把古朴的黄铜钥匙,神情肃穆。

    “我们云家,之所以能屹立京城数百年不倒,靠的不是权势,不是财富,而是医道的传承。”

    “而这份传承的核心,就在这里。”

    他将钥匙插入锁孔,轻轻转动。

    “咔哒。”

    一声清脆的机括声响起,那扇看似普通的月亮门后,竟传来沉重的石门摩擦声。

    云百草用力推开门。

    一股混合着百年药香与古籍纸张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

    门后,是一座藏于山腹之中的三层阁楼。

    飞檐斗拱,古色古香,牌匾上龙飞凤舞地刻着三个大字——百草阁。

    “这里,是云家真正的禁地,也是我们云家安身立命的根本。”

    云百草的声音带着无比的自豪与敬畏。

    “阁内收藏了云家自先祖起,数百年来收集、撰写的无数医道孤本与秘术手札。没有我的允许,就算是家主,也无权踏入半步。”

    他侧过身,对孟听雨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今天,我将这百草阁的进入资格,正式授予你。”

    “从今往后,这里面的所有典籍,你都可以随意阅览。”

    孟听雨的呼吸,有那么一瞬间的停滞。

    她望着那座沐浴在天光下的古老阁楼,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医学殿堂最深处的道路,正在她面前缓缓展开。

    她没有推辞,抱着念念,一步一步,踏入了这片属于云家的神圣领域。

    百草阁内,光线略显昏暗。

    空气中浮动着细小的尘埃,在从高窗透进来的光束中飞舞。

    一排排顶天立地的巨大书架,由珍贵的金丝楠木打造,上面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书籍、卷轴、竹简。

    这里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孟听雨将睡熟的念念交给等候在外的佣人,独自一人,走进了这片知识的海洋。

    她伸出手,指尖轻轻划过那些书脊。

    《脉经疏证》、《伤寒杂病论古本》、《千金方补遗》……

    每一本,都是足以让外界中医界为之疯狂的绝世孤本。

    她的中医理论基础,本就因为《神农食经》而远超常人,但多偏向于食医同源的药膳之道。

    对于针灸、正骨、脉理等其他分支,虽有涉猎,却不够系统。

    而这里,完美地补全了她所有的短板。

    孟听雨就像一块干涸了许久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这里的水分。

    她废寝忘食,整整三天三夜,都把自己关在百草阁里。

    她看得极快,几乎是一目十行,但所有内容都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她的脑海里。

    她的空间灵泉不仅改善了她的体质,更让她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程度。

    当她登上百草阁的第三层时,目光被一个被单独供奉在紫檀木盒中的卷轴吸引。

    盒子没有上锁。

    她轻轻打开。

    里面,是一卷由某种不知名的兽皮制成的卷轴,触手温润,历经百年却不见丝毫腐朽。

    她缓缓展开卷轴。

    一行古朴的篆字映入眼帘——太乙神针。

    孟听雨的心脏,猛地一缩。

    这四个字,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她全身的血液都开始加速。

    她继续往下看。

    卷轴上没有过多的文字理论,而是绘制着一幅幅复杂的人体经络图。

    图上,用朱砂标记着一个个细小的红点,每一个红点,都代表着一个穴位。

    但这些穴位,有许多都超出了常规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范畴,是她闻所未闻的“奇穴”。

    而更让她震撼的是,随着她的目光一行行扫过,她脑海中的《神农食经》竟自动翻开了。

    一道药膳的食谱,在她脑中浮现。

    【安神补心汤】。

    几乎是同一时间,那副《太乙神针》的图谱上,与“心经”相关的几个奇穴,竟开始隐隐发光。

    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她的脑海。

    药膳,主内,调理脏腑气血。

    针灸,主外,疏通经络关窍。

    如果……如果能将《神农食经》的顶级药膳,配合上这失传的《太乙神针》……

    那效果,绝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而是以内力催动外功,以内外合一之势,达到一种匪夷所思的疗效!

    孟听雨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她的双眼,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亮。

    她仿佛看到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而治愈顾承颐的希望,也在这扇门后,变得无比清晰。

    这几日,云家庄园里出现了一道奇景。

    向来深居简出的云百草老爷子,几乎是“黏”上了他这位新认回来的孙女。

    两人常常在百草阁的书房里,一待就是一整天。

    时而为了一句古籍的注解争得面红耳赤,时而又因为一个精妙的医案抚掌大笑。

    “不对不对!”

    云百草吹胡子瞪眼,指着一本泛黄的医书。

    “《内经》有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李老头脏器衰竭,阳气将散,理应以大剂量参附回阳救逆,你那碗清粥小菜,岂不是杯水车薪?”

    孟听雨却摇了摇头。

    “外公,您说的没错,但那是对尚有一线生机的病人而言。”

    “当时的李老爷子,五脏六腑如同久旱龟裂的土地,任何猛药下去,都如同洪水过境,非但不能滋养,反而会冲垮最后一点根基。”

    “我的那碗粥,看似清淡,实则以灵泉水为引,熬煮的‘生机米’能固本培元,护住他最后一丝胃气。只有土地不死了,才能谈后续的灌溉施肥。”

    云百草愣住了。

    他呆呆地看着孟听雨,嘴巴张了张,却一个字也反驳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