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大理寺当神探 > 第41章 我和他在梦里杀了同一个人

第41章 我和他在梦里杀了同一个人

    第41章我和他在梦里杀了同一个人(第1/2页)

    沈观站在钟楼顶层,夜风如刀,割过耳际。

    檐角那盏蓝焰灯笼静静摇晃,幽光映得铜锁上的“春秋”二字泛出冷铁般的光泽。

    他凝视片刻,指尖缓缓伸出,触上冰凉的金属表面。

    刹那间,识海轰鸣!

    【侦测到高密度记忆残留——来源:高度共鸣型意识载体】

    【案件推演模拟器·强制同步启动】

    眼前景象骤然扭曲,现实如潮水退去。

    灰雾翻涌中,画面清晰浮现——

    十年前三更,雨落如针。

    大理寺刑场泥泞不堪,血水混着雨水在石缝间蜿蜒流淌,像一条条暗红的蛇。

    断头台下尸首横陈,刽子手霍九章立于台前,面具覆脸,手中鬼头刀滴血未拭。

    一名少年蜷缩在刑场角落的草垛后,浑身湿透,双目赤红,死死盯着台上那具无头尸体。

    他的父亲,前任大理寺少卿谢衡,就在这场所谓的“谋逆案”中被斩首示众。

    少年手中紧攥一只断翅风筝,木骨断裂,纸面染血。

    他嘴唇颤抖,声音轻得几乎被雨声吞没:

    “爹说……律法若不能护善,便是恶的帮凶。”

    画面一转,晨光微熹。

    今日清晨,西市当铺外,人群惊呼四散。

    一具身着绸缎的尸体倒伏门前,颈间铜锁幽光未散。

    少年已长成青年,黑袍裹身,立于街对面屋檐之下,静静凝望。

    他目光沉静,仿佛不是在看一场谋杀,而是在完成某种仪式。

    他低声呢喃,字字如钉入骨:

    “哥,轮到他们了。”

    沈观心头剧震,猛然抽离思绪,冷汗自额角滑落。

    钟楼之上,风更烈了。

    他睁眼,瞳孔收缩如针。

    原来如此……谢无咎根本不是凶手,他是审判者。

    那两起看似诡异的连环命案,并非滥杀,而是精准的“补刑”。

    两名死者,正是当年伪造灾情、陷害谢家的账房小吏。

    他们本应随案伏诛,却因攀附权贵裴仲昆得以苟活,隐姓埋名十余年。

    而谢无咎,用一场场与十年前完全对应的时空复刻——同样的风向、湿度、时辰、甚至空气中飘散的香火气味——将他们重新送上应有的结局。

    这不是复仇,是复活正义。

    沈观呼吸渐沉,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玉佩——那是国子监赐予优等生的信物,象征律法清明。

    可此刻,他竟感到了一丝荒诞的讽刺。

    “你说真相只有一个……可若两个都对呢?”

    那日在系统中响起的双声同语,此刻在他脑海中回荡不息。

    他忽然明白,谢无咎早已看穿他的推演逻辑,甚至利用他对“还原现场”的执念,一步步将他引向这场精神对峙。

    风筝、木偶、铜锁、松烟笺……每一件证物,都是谢无咎为他精心布置的认知迷宫。

    但沈观不是被动之人。

    他转身下楼,步伐坚定。回到府邸,立即召来陆明修。

    “拟一道密报,内容如下:‘新获裴仲昆亲笔认罪书,三日后午时,将在闻香楼当众宣读,证据确凿,牵涉旧案三十六人。’传得越广越好,尤其要流入北镇抚司与工部耳中。”

    陆明修一怔:“可……并无此书。”

    沈观唇角微扬,眸光如刃:“所以是假的。但有人会信——一个等了十年,只为让真相重见天日的人,绝不会放过任何可能。”

    他随即取出机关木偶,手指翻动几处关节,将一段伪造的审讯录音封入内置响簧之中。

    一旦触发,便会传出低沉声音:“主谋者,沈观也。”

    这是饵,也是局。

    他要让谢无咎主动现身,不再是隔着系统的精神对望,而是面对面,心对心的交锋。

    当夜,沈观闭门不出,盘坐于案前,再度开启【案件推演模拟器】。

    他以铜锁为核心,将时间线拉至第七日正午,设定了十二种潜在变数:百姓骚动、官兵围楼、刺客突袭、火灾扰乱……逐一推演应对之策。

    第四次模拟进行至关键时刻,系统忽地剧烈震颤!

    界面边缘再次浮现出那串古老篆文,扭曲如蛇。

    紧接着,一道低语穿透识海,冰冷而熟悉:

    “进来吧……看看你我究竟谁更清醒。”

    沈观眼神一凛,没有犹豫,咬牙选择接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1章我和他在梦里杀了同一个人(第2/2页)

    意识瞬间坠落,如同沉入深不见底的寒潭。

    再睁眼时,他已置身一片由记忆构筑的世界——残垣断壁间堆满泛黄卷宗,墙上挂满手绘图谱,每一幅都精确标注着风速、光影、脚步间隔。

    角落里,一只只风筝静静悬挂,骨架上刻满数字与符号,宛如星辰轨迹。

    而在中央书案前,背影挺拔的男人正伏案疾书,手中炭笔飞速移动,勾勒出一幅全新的机关图——竟与沈观昨日所绘的诱饵模型,分毫不差。

    那人似有所觉,笔尖一顿。

    却没有回头。

    只是淡淡道:

    “你来了。”

    沈观站在门口,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

    他终于看清了这个对手——不只是复仇者,更是另一个自己。

    沈观站在记忆构筑的世界中央,四周静得能听见尘埃落定的声音。

    眼前这间布满卷宗与图谱的残破书斋,不是案发现场,却比任何刑堂都更接近真相的核心。

    每一张图纸、每一串数字,都是谢无咎用十年光阴刻下的控诉碑文。

    他缓缓走近那张书案,目光落在炭笔未干的机关图上——那是他昨日亲手设计的诱饵模型,分毫不差,甚至连他习惯性在右下角轻划一道标记的细节都被复刻了出来。

    可怖之处不在于模仿,而在于理解:谢无咎早已将他的思维轨迹拆解成可预测的公式,像猎人布网,等他自己走入陷阱。

    “你用了‘多节点预测’。”谢无咎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如夜潮拍岸,“你以为重置时间线就能穷尽所有可能?可若有人比你更懂你的逻辑呢?”

    沈观瞳孔微缩。

    他确实在模拟中设定了十二种变数,层层推演,自认无懈可击。

    但此刻他才惊觉,那些看似独立的推演路径,其实早已被预判。

    每一个决策点,都被对方以极致观察力反向推导,编织成一座环环相扣的逻辑迷宫。

    就在他心神震荡之际,识海猛然炸开!

    【警告!系统强制同步——检测到高维意识共振】

    【五重视角·同步展开】

    刹那间,世界崩裂又重组。

    他不再是单一的观察者,而是同时成为了五个人——

    他看见谢无咎跪在雨夜里抱着断翅风筝,眼中燃着焚尽一切的怒火:“律法杀我父,我便代天行罚!”

    他感受霍九章握刀的手不停颤抖,面具后是悔恨交加的老泪:“我不过是奉命行事……可血,洗不掉了。”

    他听见陆明修躲在档案房角落喘息,怀里紧抱一叠禁封卷宗:“我知道太多……可谁会信一个九品书记?”

    他触到阿烬瘦弱躯体里那团不肯熄灭的火:“沈大人……你会查下去吗?”

    最后,他还看见了自己——那个曾想烧毁所有线索、逃离大理寺的影子,在昏暗油灯下喃喃自语:“或许……有些真相,根本不该被揭开。”

    五股情绪如洪流冲刷神魂,几乎将他撕裂。

    可就在濒临崩溃的一瞬,某种更深的东西觉醒了。

    他明白了。

    谢无咎从不曾想杀他,也无意摧毁律法。

    他真正要做的,是逼他直视体制之腐、人心之暗,让他看清:所谓公正,从来不只是条文堆砌,而是背负血与火仍不退的抉择。

    【叮——案件推演模拟器·共鸣突破】

    【获得技能卷轴:刑讯直觉(Lv.2)】

    【感知范围扩展至十丈,可捕捉细微情绪波动:心跳加速、呼吸紊乱、谎言颤音】

    【系统界面更新:虚影门户显现——“千案之门”解锁雏形】

    沈观猛然睁眼,现实中的冷风扑面而来。

    他盘坐于府邸案前,额头冷汗涔涔,指尖却紧紧攥着那枚泛着幽光的技能卷轴,仿佛握住了破局的钥匙。

    他抬头望向窗外,钟楼方向隐没在夜色之中。

    忽然,一片素绢随风飘落,轻轻搭在窗棂上。

    绢上无字,唯有一幅工笔绘就的回廊图:两列铜镜相对而立,光影交错间映出无穷重身影,宛如轮回迷阵。

    中央只书一行小楷——

    “第七日,午时三刻,你来选——是执法者,还是判官?”

    沈观凝视良久,唇角忽地扬起一丝极淡的弧度。

    “你想让我看见门……”他低声说道,指尖轻抚卷轴边缘,眸光渐冷如霜,“可你忘了,我能走进去。”